&esp;&esp;耶律贤摸了摸对方的脑袋,望向一位四旬中年人,说道:“耶律叔,是否准备妥当?”
&esp;&esp;中年人名唤耶律颇德,肃然颔首,说道:“随时可以出城。只是,此次西去,路途坎坷凶险。你身子弱,万一支持不住,可是有性命危险。”
&esp;&esp;耶律贤摇头道:“留在上京城,早晚也是一个死,不如冒险一次。有生之年,能够去中原走上一趟,也不枉此身了。”
&esp;&esp;他说着,看着耶律颇德,淡淡的说道:“我意已决。”
&esp;&esp;耶律颇德看着目光决绝的耶律贤,暗叹了一口气,世事无常。
&esp;&esp;其实在他心里耶律贤才是契丹王位的最佳人选。
&esp;&esp;仁德沉稳,富有远见,但是韩家策划的弑君案,打破了一切。
&esp;&esp;耶律颇德是契丹朝的老人,弱冠之年就跟随契丹太祖耶律阿保机左右,充当护卫。
&esp;&esp;耶律阿保机见耶律颇德罗天子爱民
&esp;&esp;契丹上京皇宫!
&esp;&esp;临潢府的百姓在欢庆节日。
&esp;&esp;身为东契丹的皇帝,耶律必摄却有些寝食难安。
&esp;&esp;契丹在其他方面,可谓一帆风顺,唯独在西线,在面对罗虞朝廷时,却处处受制。
&esp;&esp;先是耶律敌烈领云九州归顺,使得契丹战略受制,其次是耶律罨撒葛与兀氏乞儿入寇中京大定府。
&esp;&esp;最让人头痛的是萧胡辇的出现……
&esp;&esp;耶律必摄完全不知道萧胡辇从哪里冒出来的,但他却清楚萧胡辇的存在意味着什么。
&esp;&esp;对于耶律皇族来说,萧家后族是一大威胁。
&esp;&esp;但事实上如果没有萧家后族,耶律皇族撑不到现在。
&esp;&esp;契丹从游牧部落转为一个帝国,用一句很形象的话来形容就是步子迈得太大,扯着了蛋。
&esp;&esp;时代在进步,游牧民族也一样。
&esp;&esp;游牧民族自突厥起,就有成立国家的迹象。
&esp;&esp;在契丹这里正式转型,但是契丹部落固有的制度,还是给昔年的契丹太祖耶律阿保机制造了很大的麻烦。
&esp;&esp;三次诸弟之乱便是制度冲突的结果,耶律阿保机为了巩固自己的位子,强行抬起了萧家,来压制耶律皇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