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民国宗师 完结 > 第九二一章 一将倾城 仙鹤八将(第1页)

第九二一章 一将倾城 仙鹤八将(第1页)

天津港,大沽口。

北洋政府海军在北方的核心基地。

北方第一舰队正是以此为基地,拱卫整个渤海湾,用以防范列强的军舰突袭大沽口,以保证整个京畿的安全防卫。

第一舰队以闽系将领为主,拥有主力舰船共13艘,总吨位约17万吨。

这个规模,距离列强自然差的很远,但对于一些国家来说,却已迈入了二流海军的门槛。

两艘主力巡洋舰都是德国制造,分别是海容舰和海筹舰。

两大主力巡洋舰的排水量,都为2950吨,配备了八门150毫米主炮,舰船的航速19节,是第一舰队的核心战力

轻型巡洋舰两艘,分别是宁海舰和平海舰,二者的排水量皆为2529吨,是为日本制造,各自配备了6门140毫米的主炮,舰船航速可达20节

逸仙舰:无舰级巡洋舰,配备120毫米主炮4门,承担辅助作战任务。

辅助舰艇则包含长风级驱逐舰1艘,排水量780吨,大同舰、自强舰等5艘780吨级的炮舰,以及2艘运输补给舰。

至于最后一艘,则是第一舰队的旗舰海圻号巡洋舰。

这艘军舰是1896年,由清政府向英国阿姆斯特朗船厂订购,造价328万英镑(约220万两白银),于1898年下水,1899年交付,与姊妹舰海天号。同属甲午战后重建北洋舰队的核心力量。

海圻号的设计,融合了当时英国先进技术,装甲最厚处达8英寸,炮塔强化防护。

海圻号服役经历,可谓是传奇。

1899年,海圻号刚回国,即参与了对意大利的军事对峙,迫使意方放弃租借三门湾要求,成为晚清罕见的外交胜利。

1911年作为中国唯一代表,参加英王乔治五世加冕阅舰式,获赠‘加冕银牌’,舰长程璧光受丘吉尔检阅。

随后海圻号又受命赴美、古巴,处理墨西哥排华事件,逼迫墨西哥政府赔款3亿银元,成为满清感受了一次坚船利炮的威力。

就在返航途中,海圻号这艘首次横渡大西洋的中国军舰,在程璧光的领导下,剪辫易帜,改挂五色旗集体宣誓支持辛亥革命。

海圻号的标准排水量为4300吨,舰长1323米,宽143米,吃水61米,最高航速24节,续航力2,600海里。

至于武器装备,海圻号配置了2门主炮,都是阿姆斯特朗203毫米45倍径单装炮;10门120毫米速射炮作为副炮;12门47毫米机关炮4门37毫米机炮作为防空武器;并配备了5具450毫米鱼雷发射管(舰首1具,舰尾4具)。

海圻号舰员编制有476人,可谓是民国海军最先进的防护巡洋舰,其火力与航速,均达到了世界同期一流水平。

然而,海圻号舰长程璧光上将,作为革命的支持者,在返回大夏之后,就受到了袁世凯的深深忌惮。

在袁世凯眼中,陈壁光不仅是能在外交层面建树极大的人物,更是掌控了海军第一军舰的不稳定因素!

为此,他授意北洋政府任命的海军总长刘冠雄,还有支持他的闽系将领,务必要将海圻号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

从这一点看,陈壁光与闽系将领的矛盾便难以调和,而他自身坚定的革命倾向,也与袁世凯的集权政策产生了根本性对立……

程璧光作为海军中非闽系核心人物,起初还有一定的旁系将领支持,然而,随着刘冠雄推动闽系军官进一步逼宫,并一步步蚕食其他军舰,以达到最终全面接管第一舰队的想法下。

所有非闽系将领的海军将领,都逐渐被边缘化,而陈壁光在几次申诉无果后,也看出了北洋政府的‘暗示’,不得已于3月时,辞去了海圻号管带的职务……

这一切,同样被一直关注着陈壁光的杨猛看在眼里。

在陈壁光被迫辞职之后,便让王亚樵派出了‘仙鹤’小队潜入天津,开始秘密接触陈壁光,准备在刘冠雄彻底排挤或清洗程璧光之前,将他小心的保护起来。

当然,在杨猛的心里,是希望这个坚定的革命者,能够赞同自己的理念,在仙鹤小队的帮助之下,争取在海圻号全体官兵被打散之前,全部策反投奔上海……

海圻号上,全体官兵有五百余人,其中有一大半都是1911年随陈壁光横跨大西洋,以坚船利炮打服了当时的墨西哥政府。

如此精锐的海军,又有着国内海军几乎都不具备的远洋经验,在杨猛的心中,真的个个是宝。

更关键的是,在仙鹤来到天津后的这两个多月里,早已看出这些官兵,在陈壁光的多年熏陶之下,多数都是赞同革命党的志士,否则也不会在清廷还没灭亡之前,便应陈壁光的要求,全舰剪辫易帜。

也正是因为全舰官兵,都是这位海军上将的嫡系。

哪怕陈壁光被迫辞职,刘冠雄这个海军总长也不愿过分逼迫陈壁光,暂时没有碰触海圻舰上的人事关系,只让海容舰管带、第一舰队司令杜锡珪暂代指挥海圻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