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有几分心得。
而且在他手下的运动员没有一个说他不好。
这绝对说明问题。
那么。
在为运动员职业生涯考虑方面。
孙海瓶绝对是用心的。
刘祥那些方面只能说是没经验,但看刘翔对他的态度甚至是送别墅,给他就知道对于刘祥用不用心。
如果说这就是谢文君人生中最好的一次拿牌机会?
那么。
孙海瓶绝对会让他抓住,用力一拼。
那么起跑前。
谢文君的起跑器设置就打破常规。
前起跑器距起跑线1。18米,后起跑器距前起跑器1。45米,且与跑道中线呈7°夹角。
这一设计源于他1。90米的身高与102cm的下肢长——
相较于欧美选手,亚洲运动员下肢相对较短,但髋关节灵活性更高。
较近的起跑器间距比欧美选手平均短3-5cm,能使他在蹬地时更高效地利用下肢爆发力。
而7°夹角则巧妙引导身体在启动瞬间产生向内的分力。
帮助其快速切入跑道内边。
减少过栏路径长度。
以前孙海瓶肯定会很难理解,为什么一个起跑器设置都要做这么多花样。
但是现在他理解了。
这么多年在二沙岛不是白待着。
他也找了很多时间和拉尔夫。曼做一些心得交谈。
所以人家对于他不一定有兴趣。
但是他对人家感兴趣就行了。
现在他处于想要学习的姿态。
那自然要拿出相应的态度来。
这一点孙海瓶做得很不错。
而且他确确实实在这些年学到了不少新东西。
以前完全不知道的东西。
就比如眼下。
这么做是根据运动生物力学分析。
而不是自己凭空瞎想。
这种布局使他蹬地时的水平分力占比提升至78%,超过了之前的72%。
同时垂直分力控制在22%。
既保证了启动速度,又避免因过度垂直发力导致重心起伏过大。
此外,将起跑器踏板倾角调整为前板15°、后板25°,这种不对称设计契合谢文君其前脚掌发力的习惯,使蹬地瞬间的肌肉募集效率提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