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后生伸手想要抗议一下成为蚕宝宝的命运,董蓉却是瞪了眼睛,&ldo;老实呆着,不许动。&rdo;
说罢,她就迅速洗换了布巾,然后仔细替白衣后生擦脸擦手。
白衣后生好似觉得哪里古怪,虽然他被照顾的如此细致,但怎么和他想象中的恩人待遇有些差别呢。可是不容他多想,董蓉已是抽了他头顶的发簪,一边以指代梳为他重新梳起了发髻。
&ldo;你这簪子是羊脂玉的,式样也不错。你家里一定很富厚吧?不过,你小小年纪怎么练了这一身好功夫,难道从两三岁就开始习武了?&rdo;
&ldo;嗯,&rdo;白衣后生愣了一下,才应道,&ldo;三岁就开始习武了。&rdo;
&ldo;那么小就开始习武,岂不是很辛苦?你爹娘真是舍得!&rdo;董蓉皱了眉头,愈发心疼,顺口又问道,&ldo;你怎么想起舍命救我出来,别说你是顺手啊,先前在山上跳崖也是你救的我吧?&rdo;
&ldo;嘶!&rdo;白衣后生被扯疼了头皮,轻轻抽了一口气,下意识就道,&ldo;我小时候曾去过海宁,有一次饿的半死,正好您带人施舍干粮。&rdo;
董蓉歪头想了想,这些年这样的事没少做,实在想不起什么时候种下这么一份善缘了。她也不细究了,笑道,&ldo;当年舍给你一块饼子,你如今救了我两命。我真是赚大了,这买卖不亏!&rdo;
她说着话儿已是挽好了发髻,重新插好了玉簪,两手捧起白衣后生的脸左右看了看,打趣道,&ldo;多俊俏的后生啊,怎么戴个面具遮起来?&rdo;
白衣后生红了脸,下意识低了头应道,&ldo;嗯,习惯了。&rdo;
董蓉也不追问,转身端起陶盆,就着盆里的木勺子喂后生喝粥。后生想要自己动手,不必说又被&ldo;镇压&rdo;了。
半盆粥和一块饼子下肚儿,后生的脸色明显更好了。董蓉就着剩下的一点儿粥也吃了一块饼子,然后又把陶盆洗干净,架在点燃的火堆上烧了些热水,重新给后生擦洗了伤口,换了伤药。
刘三爷准备的小瓶不大,装得药粉也就只够这么两次替换。董蓉望着空空的药瓶又犯了愁,被子和吃食她可以去邻居家偷,这伤药只能去药店,她这三角猫功夫,绝对胜任不了这高难任务。
但扭头瞧瞧,吃饱了又有些昏昏欲睡的后生,她又只能打叠起精神想办法。
正文第三十六章共患难
这个白衣后生比自家儿子也大不了多少,别说两次救了她性命,就是萍水相逢也不能看着他伤重啊。
许是老天爷发了善心,整整一天,白衣后生吃了就睡,倒也没再发高烧,到得晚上的时候,破院子隔壁的木匠家里,突然吵闹起来,董蓉贴在墙根细听,好似木匠做活计弄伤了手臂,很是严重,木匠婆娘的声音尖利又惊恐,一迭声撵着家里的大儿子去请大夫。
董蓉自觉机会来了就趁着蒙蒙黑的夜色躲在了木匠家院外的木屑堆旁,果然,很快就有一个背着药箱的大夫被请了来,一番诊治之后才离开。
木匠伤了手,最少一个月不能做活计,还要买伤药,这对一家人来说实在是个噩耗。
木匠婆娘一边哭骂一边翻了家里存下的铜钱要儿子去药铺买些伤药回来,方才大夫只给简单止血,上了一点儿伤药,以后一个月所需的药粉都要自家再出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