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父亲可来信儿了?&rdo;
太子妃在等待了家族的消息。她不相信,桓氏就真能权倾天下?哼,这一个白天过去了,哪怕册封皇后的大典,要晚一点举行呢。
其实,太子妃谢蕴也能被尊称一声皇后娘娘。
可太子妃谢蕴拒绝了。
没正式册封的皇后,那是皇后吗?
&ldo;大人已经来信了。&rdo;陪嫁嬷嬷拿出了一张绢帕。太子妃谢蕴接了过去,尔后,她又从梳妆台里,拿出了一盒子的胭脂。
这是一盒子浅色带香的胭脂。当这胭脂用水溶了后,再是将空白的绢帕子是搁进去后。接着,那绢帕上就是显了字迹。
太子妃谢蕴拿着湿的绢帕,仔细的看了起来。
片刻后。
太子妃谢蕴是把绢帕子给烧了。烧了后,她才是坐了小榻上,满面的舒了一口气。她笑道:&ldo;嬷嬷,看来本宫的皇后之位是稳稳当当了。&rdo;
&ldo;倒也不无在意了,一时的挫折。&rdo;太子妃谢蕴似乎从父亲谢族长那儿,得到了无数的勇气。这时候,她的态度越发的从容。
&ldo;……&rdo;
就是这一对主仆说完了话,也是彼此心中有底儿时。有小宫人来禀报,说是小皇孙醒了,一直在寻了太子妃。
这时候,太子妃自然有心情去瞧了,她这个白得的儿子司马元曜了。毕竟,要做稳了皇后的宝座,一个儿子非有必要的。
在太子妃谢蕴的眼中,培养了一个亲近她的小皇孙,不,应该是小皇子司马元曜。于她,于谢氏一族都是大大的美事儿。
建业城。
整座城的百姓,都知道变天了。
太和帝没了,新的天子登基了。
诏告天下的,便是改年号,以及大赫天下。这一年是太和四年,同样的,亦是咸安元年。
建业城,外城的北区,三榕巷子口。
荣娘和夫君刘之烨一天的生意结束后。自然就是又去给女儿、儿子讲了一些小故事。玉娘是乐意听的,至于小伯玉?
小伯玉虽然没什么反映。可荣娘是知子莫若母,她总有一种直觉,其实小伯玉没反映,也是认真听了的。
在哄了小孩儿们后,一天的时间就是慢慢的过去了。
夕食后。
又是忙碌了一些杂活。忙碌完后,还得给孩子们沐浴洗漱一翻,接着,就是歇息了。
一天过去了。
次日。
荣娘夫妻早早起来做豆腐,赵春花也是有帮忙了,早早也起来了。
一家人俱是忙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