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皇贵妃那拉景娴便带着一众后妃到慈宁宫请安了。
此时慈宁宫中很是热闹,这不止后妃们,但是皇子孙辈也是一地,让耿精灵看花了眼。
虽然二十年没见皇太后,可后妃们不敢对耿精灵怎么样,特别那些资深老牌的后妃们,正是乖觉的很。
而年轻一些的后妃们,自然也审时度势着,虽然盼着能得皇太后另眼相看,但也要把握时机的。
耿精灵看了一下,弘策后宫的这些女人,满意的点了点头,高位的后妃,除了佳妃,她都认识。
二十年了,那拉景娴也当了整整二十年的皇贵妃了,而舒舒觉罗氏也依旧在妃位上。后来居上的文妃便是舒舒觉罗氏的堂妹,她给弘策生了个二公主和珊。而当初的陈常在,则给弘策生了皇四子永珞,如今居了妃位,却没有封号。
佳妃则生了三公主和筠,她是伊继善的嫡女,章佳氏。
妃位上的全都是给弘策生了孩子的女人,如今弘策有六子三女,有三子一女是那拉景娴所出。
比起其它的帝王,弘策的孩子,倒也不多,但成活率是最高的了。
比起后妃们,耿精灵对孙辈更感兴趣一些,所以挥退了后妃们,耿精灵便打量着一众孙子孙媳。孙辈中最年长的但是永乐,而永乐和安薏大婚后,便生下了三儿两女,如今最大的也有十八岁了,最小的女儿六岁。而永乐的两个儿子和大女儿都已经成了家,也有了孙辈了。
除开永乐,永璋永珹也都成了家,有了孙辈,倒是永璂自十五岁后,但外出游历,如今已经五年过去了,还没有回京。
永璋和永珹也出去游历过,不过舒舒觉罗氏和张佳氏到底舍不得儿子,所以死命地和弘策磕着求着,让弘策大怒,最后永璋和永珹也就早早回来了。
如今永璂在外,那拉景娴心中不担心是假的,可她知道儿子有自己的路要走,她不能为了思念,为了舍不得,便像舒舒觉罗氏和张佳氏那样冒死求着弘策。
而且舒舒觉罗氏和张佳氏的行为也彻底的惹毛了弘策,弘策虽然没有冷了永璋和永珹,但对于舒舒觉罗氏和张佳氏很不待见。
而大家也隐隐地看了出来,弘策心中的太子人选是谁了,虽然那拉景娴没有封后,永璂没有当太子,但这也是早晚的问题。
舒舒觉罗氏和张佳氏不是不悔,但当初让他们让儿子离开京城一去几年,甚至十年,十几年不回来,她们做不到。
想着以后,她们的儿子只是个闲王爷,舒舒觉罗氏和张佳氏自然是不甘心的,这些年来,没少努力挽救,为自己的儿子造势着。
和她们相比,那拉景娴没有动,永璂不在,她做多也错的多。更何况她更要依靠的是弘策,没有得到弘策的认可,做在多也白搭,弘策不是那昏庸的皇帝。
幸好永璂也会常寄一些家书回来,安了那拉景娴的心,不然她心中如何不忧。在外可不比大清,便是出了什么事,他们也不知道。
第一千零三十六章儿子比大清重要
&ldo;皇额娘,永璂此时已在法国,儿子让他尽快回来。&rdo;
众孙子女里面,就缺了永璂,这个时候弘策告诉耿精灵永璂外出历练,人已经在法国,想去信让永璂回业见祖父。
耿精灵摆了摆手,笑言:&ldo;不用,我这次回来也不去了,不急的。永璂如今在国外学习,也不用让他赶回来,这一来一回的,特费尽。&rdo;
&ldo;真的,皇额娘不离开了。&rdo;弘策的眼里出现了惊喜,然后连忙保证道:&ldo;这些年来,天下已经太平,自皇额娘离开后,儿子这二十年来,也只南巡两回。过两年,儿子再和皇额娘南巡或者去蒙古走走,皇额娘也是多年没去了吧。&rdo;
弘策坐在耿精灵的旁边,手拉着耿精灵,跟耿精灵说出他的想法。
&ldo;是好多年没去过蒙古了。&rdo;也就只是康熙在的时候,去过那么一次,胤禛上位后,都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所以耿精灵听了弘策的话,也来了兴趣了,不过嘴上还是道:&ldo;你有这么多的时间么,现在永璂不在大清,永璟、永琝年纪还小,永璋、永珹、永珞能撑得住?&rdo;
&ldo;永璋、永珹这两个孩子倒还是好的,只是他们的生母,儿子不放心。这些年来,慧妃、秀妃很是不安份,不过只要不出格。儿子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而文妃是慧妃的表妹,也幸好没有生皇子,虽然和慧妃面和心不和,但始终也是舒舒觉罗氏一族的。秀妃倒是和陈妃还有慎嫔走的近,所以无论是永璋还是永珹监国,儿子都不放心。儿子也不会助长了舒舒觉罗氏和张佳氏一族的野心。&rdo;
&ldo;永璋是皇长子,永珹是皇次子,你便是什么也不做,他们身后支持的人也不少。&rdo;耿精灵说道,对于皇子之间的储君问题,她并不多说。弘策是经历过激烈的九龙夺嫡,应该比她更清楚,皇子之间的争储,不是你不想要就可以不要的。身后支持你的人,也会去为你做一些事情。
不过弘策说的也对,除非他有考验永璋和永珹,想让他们争储的心思。不然若是让永璋和永珹监国,对舒舒觉罗氏和张佳氏这边来说,那是大大的有利的。
弘策看着耿精灵,对自己的生母一样亲近,而且他也从不隐瞒着。但也把自己心中的打算说了出来:&ldo;儿子知道,这些年来。慧妃和秀妃一直在为他们造势。以慧妃和秀妃的性格,若是永璋或者永珹其中一个上位,其他人都不会好过,她们不放过对方的同时,更也不会放过景娴,还有景娴所出的孩子。这是儿子最不愿意看到的。所以,储君之位,儿子并不考虑皇长子和皇次子。&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