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南北杂货cp是哪两个人 > 第556章(第1页)

第556章(第1页)

原本大家看重的,都是一些丝绸布匹粮食生意,近来,听闻不少人都在南方种茶,虽不知这茶叶买卖将来究竟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但是这经济上的投资与政治上的投资也颇相似,都得赶在别人前头,前面的人吃肉后面的人喝汤,再晚一点,那就什么都没有了。

数日之后,皇帝召见唐俭,与他说了说常乐县的事情。

皇帝说罗用确实是一块难得的良才,自己有心重用他,又担心太过亨通的官途会不利于年轻人的成长,有心想要磨练他,又担心磨练得太过了,碎了玉石。

&ldo;此子年岁尚轻,家中又无长辈关怀教诲,常乐县那般苦寒贫瘠之地,离京又远,朕有心想要像一个长辈一样给他关怀和教诲,却是脱不开身,去不得那瓜州常乐,在这满朝文武之中,你是少数几个跟罗用走得近的,不若你便替我去走着一趟可好?&rdo;

皇帝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了,唐俭还能说什么,自然只有恭恭敬敬领了命令,回家整理行囊去了。

唐俭这一次去往常乐县,除了给罗用送温暖,皇帝另外还给他布置了一个任务,那就是观察和了解常乐县那边的茶叶买卖,评估一下它的市场潜力以及投资价值。

第282章罗县令

唐俭这一路走得并不孤单,除了自家仆从以及朝堂方面给他安排的差役随从,还有马王几家人运送大批茶叶与他同往常乐县而去。

今年这一批茶叶从南方运往常乐县,在运送路线上,这些人内部也曾有过争议。

一些人主张到潼关之后,便取道北上,沿着朝廷先前铺设的从长安城到定胡县的那一条水泥路,先回了离石老家再说,他们这几家商号对这条路都很熟,到了离石县还可以好好休整一番。

从离石县再次出发,经孟门关再由北边那一条罗家弟子们铺设的水泥路去往凉州城。听闻在那条路上行走,只要是离石县的人,那一路上的村镇百姓都颇热情,再加上他们这一次还有数名罗家弟子同行,有那几人在,他们这个商队甚至连过路费都不用交。

而且北边那条路收过路费的关卡本来就比南边这条少很多,收费也轻得多,听闻不少小商贩都更喜欢走那一条路。

只是北边那条路虽有诸多便宜,但到底还是远了些,这批茶叶从南方各地运过来,本来就已是十分不易,前面又有那么长的路要走,谁也不想平白再增加那许多路程。

马王两家的主事都更倾向于走南边这条路,刚好这时候听闻唐俭也要去往常乐县,于是便上门询问,可否同行,唐俭倒是挺好说话,一口就答应了,于是他们这两拨人便走到一处去了。

茶叶虽是轻便货物,但到底是载了货,路上走得也不快,唐俭倒是不着急,这一路过去这么远,他这把老骨头也比不得年轻的时候了,还是悠着些,慢慢走吧。

夏末秋初,雨水颇少,正是行商运货的好时节,从长安城去往凉州的驿道新铺了水泥路面,道路宽阔平整,三十里一个驿站,驿道两旁的人烟也并不算稀疏。

时而还能遇着一些乡野草集,路上不时也能遇到一些大小商队或是驿卒,还有一些附近的乡民,有骑驴的有跑马的有赶车的,也有用肩膀背着货物行走的……

&ldo;衡二郎,你在好好的长安城不待,因何要去往常乐县那苦寒之地?&rdo;

这天下午,一日之中太阳最大的那几个时辰过去之后,唐俭从他那辆马车里出来,骑在马背上,慢悠悠走着,一边还与罗家几个弟子说话。

&ldo;师父在那边,大伙儿都不太放心。&rdo;衡致言道。

当初罗用虽是收的衡玉为徒,但要说跟罗用时间更久的,还得是他这个次子衡致,师公师祖那些个称呼罗用也不爱听,便让他跟其他弟子跟着一起喊了师父。

&ldo;你这一走,阿枝能舍得啊?&rdo;

说话的是刘活,他们家现在养羊不多,早前那片草场,如今也大多都被罗用那些弟子及其家人们开垦成田地,种上了庄稼。

刘活前些时候跟人一起运货到长安城,原本还想着自家师父不在的时候,他这个当徒弟的也要尽一份力,多帮帮四娘她们。

结果赶上长安城这边几名弟子正准备去往常乐县,于是他便说什么也要跟着去。常乐县那地方他一早就想去了,无奈路途实在太过遥远,并不是一两个人说走就能走着去的。

&ldo;怎的不带她回离石老家。&rdo;阿枝与衡致的事情,大伙儿也都是知道的。

&ldo;阿枝不欲回离石,再说还有四娘她们在长安。&rdo;衡致回答说。

&ldo;听闻那乔俊林的舅舅与她同住?&rdo;有人道。

&ldo;侯校书的婚事也近了。&rdo;衡致说道。

&ldo;哦,不知是哪家娘子?&rdo;

&ldo;便是那黄博士家的女儿。&rdo;

&ldo;倒是一门好姻缘。&rdo;

&ldo;正是,听闻是个知书达理的好女子。&rdo;

&ldo;我怎的听说她们家后宅不甚安宁。&rdo;

&ldo;不安宁是不安宁,女子总归还是好女子。&rdo;

&ldo;都是大人的事,与年轻人又有甚相干。&rdo;

&ldo;……&rdo;

要说罗用不在的这段时间,长安城也是发生了一些事情的,比如说衡致和阿枝确定了关系,现在也到了谈婚论嫁的阶段。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