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奕盘膝坐到她对面,一面写折子一面跟她说话:&ldo;前朝的那些权臣佞臣,你听说过么?&rdo;
&ldo;听说过一些,却没当回事。&rdo;叶浔不解,&ldo;怎么忽然问这个?&rdo;心里却道:要说权臣佞臣,皇上可是前朝当仁不让的第一位。
裴奕没回答,却继续道:&ldo;秦阁老、陆先生,这两个都曾是举足轻重的人物,后来倒台、被囚,都是皇上与外祖父、徐阁老、孟阁老联手才有的结果。&rdo;
秦阁老、陆先生,前者是皇上痛恨的,后者是皇上最忌惮的。陆先生曾是朝廷重臣,后来是名满天下的学士,收在名下的是皇上、燕王这种人,裴奕也是他的学生,只是因为时机的缘故,没几个人知晓。
秦阁老已在囚禁岁月中病故。
陆先生还活着,虽然被囚之前声名狼藉,但到如今,他依然是很多学子武官敬仰的一代文武双全的名士。他游走四海多年,施恩于人的情形很多,也是因此,很多人并不在意前朝王朝陨灭,只为他被囚禁而对当今圣上满心怨怼,稍不如意便蓄意谋反。
这也是皇上一再下令让近臣、锦衣卫缉拿处死一些要犯的缘故。
有的人一生敬畏的是天子皇恩,有的人一生敬仰的是名士带给自己的信仰。没办法的事。
叶浔放下手里的明细单子,侧耳聆听。
&ldo;而这两个人,对杨阁老应该都有着知遇之恩。&rdo;裴奕蹙了蹙眉,&ldo;查了近一年才能确定。可惜的事,回头再找那些能作为人证的,已经杳无踪迹。杨阁老或是有所察觉,或是防患于未然,命人灭口。&rdo;
&ldo;所以,杨阁老或许不敢忤逆皇上,却依然为了秦阁老、陆先生不甘,痛恶外祖父、徐阁老等人。&rdo;叶浔一面说一面思忖,想到杨文慧,心头一滞,&ldo;不对,这些再怎样,都是内阁里的争斗,不只是这么简单。他背地里一定还做过犯了大忌讳的事。&rdo;
&ldo;的确如此。&rdo;裴奕牵了牵嘴角,&ldo;但是这些事说出去谁会相信?无凭无据。&rdo;思忖片刻,&ldo;明日找大哥说说这件事。没有可以做得天衣无fèng的事,锦衣卫又最擅长这些。由他慢慢查着,早晚还是能够给皇上提个醒。&rdo;
叶浔点头,随后却是叹气,&ldo;杨阁老这算不算是书生意气?只为了报答两个人的知遇之恩,连自己的女儿都豁出去了。&rdo;
&ldo;陆先生那一套,要是不信,那就是空谈;要是相信,便会一生受益或受害。&rdo;裴奕按了按眉心,&ldo;都说文人相轻,但是文人真正钦佩敬仰一个人的时候,是连是非都可以混淆的。&rdo;
这是个沉重又让人无奈的话题。
裴奕不想她多思多虑,笑道:&ldo;让你知道原由而已,不需挂心。大哥查以前的事,我和外祖父从现在的局面着手,总能找到杨阁老的软肋。&rdo;
&ldo;你就不心急么?&rdo;叶浔打量着他的神色,她可是听着都着急。
&ldo;心急?&rdo;裴奕失笑,&ldo;心急就别做官了。&rdo;
这倒是。叶浔回想着今生初相识时他的样子,再看现在,觉出了不同。他越发的沉稳,埋头忙碌时神色透着些清冷。
迟早,除去一份孤绝,他会慢慢趋近前世的样子‐‐在外人眼中。她大抵是不能见到的,在家中的他,上有老下有小,才不会冷脸示人。
杨文慧招赘的消息像是长了翅膀一般,很快传遍京城,成了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趣闻。
杨阁老有几天颇为灰头土脸,走到何处都会被人取笑一番。别人也就罢了,就连皇上都打趣过他:&ldo;你的长女倒是敢作敢为。&rdo;
直到淮安侯孟宗扬娶妻,杨家这桩事才成为旧话。
柳之南出嫁前一日,叶浔去送她,第二日又去喝喜酒,目送着她的花轿离开娘家。
心里一直在想的是之南终于嫁了。别人眼中是水到渠成的一桩姻缘,她却觉得并不容易,希望两人成婚之后琴瑟和鸣。
☆、第109章
柳之南嫁入淮安侯府的第七日,孙府成为了部分命妇关注的焦点:孙志仲与罗氏和离,日后各自婚嫁,再无瓜葛。
是在很多人的意料之外,却也在情理之中。
罗氏自嫁入孙家,大错从没犯过,可自从叶冰进门之后,曾挑起两次事端,这就足以让孙太太耿耿于怀了。
罗氏小产之后的所作所为,把孙太太气得不轻,全忘了思虑别的细节。事情过去之后,少不得思前想后,先是去问卢大夫,后又去与长子求证。
孙志仲是想,事关子嗣,早晚都要让母亲知情,便如实相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