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消肌肉疲劳导致的步频下降。
此外,他的落地位置更靠近内侧跑道线,利用跑道倾斜度的增加辅助身体向前,这种“借力发力”减少了肌肉的主动发力负担。
这么多的细微操作。
只能说明。
他的确是把苏神的诸多细节看了看,并且开始融入到自己的跑动中。
即便是看到以前的。
也是大有裨益。
这一点卡特自己的感受是清清楚楚。
因为他知道自己受伤,身体机能开始下滑,这个时候如果还强行按照以前那样跑,成绩是绝对不可能再恢复巅峰了。
如果想要改变,那就只能从技术环节入手。
因为他原本也不是那种身体特别特别有天赋的人。
虽然这话有些凡尔赛。
面对绝大部分短跑选手来说,他肯定算是有天赋的类型。
但奈何他要面对的这些人。
甚至说他要去争取一个a标索要冲过的难关。
还是太大了。
在这些人里面,他绝对算是天赋平平。
相信你绝对听过博尔特呀,鲍威尔呀,布雷克呀,天赋超绝,各种各样关于他们天赋的夸奖。
但有几个人听过说夸卡特天赋异禀的?
他绝对是天赋很好,但是放到这个级别的对比里面。
那就不怎么够看。
所以上一世他因为没有做足够的技术改动,还想着依靠原来的方法去恢复巅峰,只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不停蹉跎。
最后随着身体机能的衰败。
不可避免地走向大滑坡。
彻底退出顶尖运动员的行列。
但在这里,你可以看见不会出现这个问题了。
他在这里做的这些技术变动。
就是他能重回巅峰的关键。
“上帝啊,内斯塔。卡特,脚下就像是装了电兔子!”
“他已经开始甩开所有人了!”
“连种花家第一棒都顶不住了!”
莫斯科现场。
现场解说员,忠实的把现场的场景还原了出来。
的确好强。
可是……
不能着急。
为了维持速度,劳逸开始有意识的增加蹬地发力时间。
支撑时间从0。1秒延长至0。11秒,让股四头肌有更充分的收缩时间,弥补力量的轻微下降。
同时,他的核心收紧强度再次提升:腹直肌的收缩力度比途中跑时增加10%,通过更紧的核心固定躯干,避免因步长缩短导致的重心后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