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寒门宰相来读读 > 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清明上河图(第7页)

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清明上河图(第7页)

蛮汉童谣遍传‘章公笠,遮风雨;章公渠,流白米’。

史书载,章惇治湖广十年,湖广大治。

……

“章子厚言,若使湖广成乐土,两府又何足道哉!”

章越接陈瓘来信,由衷欣然。

自己果真没看错陈瓘,托付得人,竟劝动了章惇接受了这差事。

章越记得,陈瓘这段‘舟论’,另一个时空历史上在元祐末年,高太后死后,章惇被天子相召乘舟入京。

当时还是小官陈瓘登舟拜会章惇,以舟为喻作了这一段长篇大论。

章惇被陈瓘说得无言以对。

章惇虽觉得陈瓘说话不入耳(迕意,亦颇惊异),但思量再三还是被陈瓘说服,在舟上答允有‘兼取元祐’之语。

只是入京后,他又将元祐诸党全部放逐。

徽宗登基时,陈瓘上书‘无过不及之谓中,不高不下之谓中,不左不右之谓中’。

宰相曾布意见也差不多言‘元祐、绍圣两党皆不可偏用’。

‘今日之事,左不可用轼、辙,右不用京、卞’。

邓洵武当时给宋徽宗上了一个《爱莫能助图》,图中将元丰党人都列于左,元祐旧臣都列于右。

宋徽宗初意也是‘建中靖国’。

但中道而行最难,政局好似跷跷板,这边起了那边就落了,更没有坐在跷跷板中间的道理。但曾布和陈瓘都是持此论者。可惜二人与苏轼,苏辙都犯了‘用力即差’的错误。

宋徽宗一开始物色的宰相人物有二人,一个是蔡京,另一个正是……陈瓘。

但陈瓘直言进谏太多,加上宋徽宗觉得要绍述父兄之志,唯有蔡京可以帮得上他忙,所以他最后没有选择陈瓘,而是选了蔡京为宰相。

若是历史上宋徽宗选了陈瓘为相?

历史上没有如果。

至于章惇也算有了个好安排,二人的恩恩怨怨,与此间过节,三十多年过去,自己已看得很淡了。

章越将陈瓘将信件放下,对章亘道:“召莹中进京!授……户部尚书。”

章亘问道:“爹爹……”

章越道:“元度是我的替手,他有师仆和皇太后的支持,也是荆公的女婿,我退了后朝堂还是往变法这条路走下去!”

章亘惊道:“爹爹……何曾有此念头!”

“大哥刚在交趾大捷,王厚也在西北用兵得力……爹爹!”

章越起身望着窗外,此刻尚书都堂之上三千官吏出入其间。

都堂数人合抱的梁柱下,庭中官吏如织,绯衣绿袍汇作川流,深宫高墙的阴影之下奔涌不息。

暮光染透梁尘,漫漫悠长的时光此刻在他面前江河般奔腾,从未如此磅礴,又从未如此吝啬。

章越忽道:“亘哥儿,我突然想到一首诗。”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章亘道:“此诗可歌可泣,能动鬼神。不知是东晋时哪位诗人的绝笔诗。”

“孩儿必定师之!”

章越道:“我也忘了何人所书,但你说作这首诗之人当怀如何悲愤之心情,此生壮志未酬,却只能留待子孙。”

章越读宋史时最意不能平的,一个是陆游这首诗,还有一个则是‘渡河渡河渡河’。

章亘接道:“爹爹,而今当取则取,莫让留下千古遗憾,留待后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