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好。”徐妙锦道:“我也不让你为难,一是不要开宫门。二是咨政大臣今夜若想出宫,须得他们的一致同意,尤其是杨士奇杨大人的许可。军务处的大臣,亦是如此。”
她顿了顿,又警告道:“今夜的情况,十分特殊。守好了宫门,你便是大功一件。如若不然,将来陛下和太孙追责,你全家性命不保。”
此言一出,守门将领的脸色再是一变。
他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但徐妙锦虽然只是一名年仅十二岁小姑娘,却也是朝中大臣,太孙身边的大红人。
她既然这样说,必定是发生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事。
再有任何犹豫不决,只怕就不是丢官,而是灭门大祸。
何况让咨政大臣不得出入,他这个守门的将领虽然无权这样做。
但如果有别的咨政大臣阻拦,那他就可以顺理成章,让他们自己去扯皮了。
没有扯清楚之前,不开门也算不得啥。
“卑职遵命!”
守门将领连忙应声。
徐妙锦轻轻点头。
她之所以特别提到杨士奇,是因为在朝中诸多咨政大臣里面,即令杨靖也是早就为官多年,人脉复杂。
唯独杨士奇还是年轻人,被朱允熞简拔而提为百姓监督司的主管,咨政处行走。
他在朝中没有任何根基。
而且是格外开恩的特别提拔,打上了深深的太孙一脉的印记。
任何对手都不会收留他这样的人。
若是太孙殿下倒了,他也绝对落不了好。
故而,在这个关键时刻,徐妙锦才能相信他。
而且,她亦听闻杨士奇虽是初入官场,又是一步登天,但才华却很是不俗,有宰辅之能。
若果真如此,今晚的事,他一定能处理得好。
此时虽然消息未明,但小姑娘的直觉告诉她,朱允熥和朱允炆等人谋划了这么久,不动则已,一动必定有雷霆之势。
如果陛下和那小子有什么不测。
她深吸了一口气……让自己摒弃这些念头。
随后,徐妙锦令守将牵来一匹马。
此时街上再无行人,她跨上马匹,飞马扬鞭,直奔而去。
嗒!
嗒!
嗒!
急促的马蹄声,打破了夜晚的宁静,一直传到很远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