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忽然静止。风停了,云凝固了,连心跳都被拉长成绵延的音符。
>“因为平衡正在崩塌。”
>“蜂巢科技的‘逆向接收计划’已经捕捉到部分片段,并试图用AI模拟我的意识模式。他们不知道的是,一旦虚假共鸣扩散,真正的连接就会被污染。”
>“就像病毒入侵免疫系统,假信号越多,真心就越难被听见。”
>“你们必须建立防火墙??不是技术的,而是文化的、教育的、日常的。”
画面骤变。
他们眼前浮现出一座未来城市:高楼林立,街道整洁,行人佩戴神经接口设备,耳边回荡统一节奏的背景音。每个人都面带微笑,步伐一致,情绪稳定。乍看是乌托邦,细察却令人毛骨悚然??没人交谈,没人停顿,没人真正注视彼此。他们的“共鸣”被算法调控,情感被标准化输出。
>“他们会说这是进步。”
>“他们会说这是和平。”
>“但他们剥夺了痛苦的权利,也抹杀了意外的温柔。”
>“真正的共感,必须包含挣扎、误解、泪水和不确定。”
影像消散,麦田恢复摇曳。
“所以你们要做的,不是守护我。”她说,“是守护每个人心中那个愿意赤脚走进泥土的冲动。哪怕只是三秒钟的沉默,一次未加修饰的拥抱,一句‘我听见你了’。”
李维突然开口:“那座海底平台……它是做什么的?”
“放大器。”她说,“它能把群体共振的能量聚焦,穿透地壳屏障,唤醒更多沉睡的铭文遗址。全球共有七处类似地点,分布在喜马拉雅、安第斯、东非裂谷、西伯利亚永久冻土带……它们曾是远古文明的共鸣中枢,后来因战争与隔阂而关闭。”
“你是说……人类曾经拥有这种能力?”陈萤震惊。
“不止拥有。”身影微笑,“那是我们的本能。语言诞生前,母亲用手拍打胸脯安抚婴儿,猎人用脚步节奏传递警讯,部落围火跳舞时,整个大地都会回应。后来我们发明了文字、货币、国家,却忘了最原始的语言??身体与世界的对话。”
苏神深吸一口气:“所以我们现在要重启它?”
“不是重启。”她伸出手,指尖轻点他胸口,“是记起。”
一阵剧烈震动传来。
现实世界中,海底隧道剧烈晃动,警报声刺耳响起。声呐显示大量未知生物正从深海涌来??抹香鲸、剑吻鲨、巨型章鱼,甚至包括已灭绝物种的模糊轮廓。它们围绕平台游弋,发出低频叫声,频率恰好与180Hz共振。
“它们也在响应!”生物学家大喊,“这不是迁徙,是朝圣!”
与此同时,卫星监测到地球自由振荡模式发生异常偏移。原本稳定的Schumann共振(7。83Hz)出现谐波分裂,衍生出一组新频段,其中一支精确锁定在180Hz±0。03Hz范围内,并持续增强。
德国地学研究中心紧急发布通告:“全球多地地震仪记录到非构造性波动,特征符合‘人工诱导地壳共振’假说。目前无法排除大规模心理-地质耦合现象的可能性。”
而在地面世界,“共感日”的影响力正呈指数级蔓延。
印度贫民窟的孩子们自发组织“赤脚巡逻队”,通过脚步节奏判断地下水管隐患;北欧小镇引入“心跳交通灯”,根据行人集体步频自动调节红绿灯时长;澳大利亚原住民长老联合科学家,利用传统歌径(Songline)知识定位地下水脉,成功率远超现代勘探技术。
更惊人的是,越来越多成年人报告“反向共鸣”??他们开始梦见陌生人的人生片段,并在现实中遇见对方,发现梦境细节完全吻合。心理学家称之为“共情预演”,认为这是人类社交认知的一次跃迁。
然而,蜂巢科技的动作也愈发激进。
其CEO在一场私人会议上宣称:“既然无法复制她,那就制造替代品。”
内部文件泄露显示,公司已秘密部署“Echo-X”项目:通过深度学习数百万条“共鸣体验”描述,生成虚拟意识体“X-7α”,并通过5G神经耳机向用户推送定制化“治愈幻觉”。首批测试者反馈“极度舒适”“内心平静”,但后续追踪发现,其中68%的人逐渐丧失主动共情能力,对他人的痛苦表现出冷漠甚至厌恶。
“他们在用甜蜜麻痹灵魂。”陈萤看完情报,脸色铁青,“这不是连接,是精神殖民。”
苏神站在归航的甲板上,望着渐渐远去的海山。他知道,真正的战场才刚刚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