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臂……
竟然是……
曲臂起跑????????
苏神震惊是应该的。
因为。
起码目前为止。
他还没有把这个方法和方式传递给任何人。
虽然他知道依靠合理的科学团。。。
苏神站在湖水中,脚底的冰核脉动如心跳般规律而深沉。他没有动,只是缓缓闭上眼睛,任由那180Hz的频率从足心蔓延至全身,像一条温暖的河,冲刷着筋骨里的疲惫与执念。水波轻晃,倒影中的万千面孔并未消散,反而愈发清晰??他们不再沉默,而是微微启唇,仿佛在低语,又似在吟唱一首无词的歌。
他忽然明白了:这不是幻觉,也不是集体催眠。这是回应。
自“全球静默时刻”之后,共鸣不再是少数人的觉醒,而成了某种潜流般的文明惯性。人们开始习惯在清晨赤脚踩地三分钟,在睡前写下一句“我听见了”,在学校操场围成圆圈手拉手共振呼吸。这些行为最初被讥为“新时代迷信”,但当印度一所乡村小学的孩子们通过脚步节奏预测了一场小型山体滑坡,并成功疏散全村时,质疑声开始退潮。
而此刻,湖面下的声音越来越具体。
>“我在东京地铁站听见一个女孩哭,她没说话,但我突然知道她是因为祖母去世才流泪……我抱住了她。”
>“我在安第斯山脉放羊时,梦见一个穿白裙的女人站在麦田里对我笑。醒来后,我把这个梦画在了岩壁上。”
>“我原本恨我的父亲,可那天晚上,当我把手贴在他胸口,听着他心跳的节奏,我突然‘看’到了他童年被殴打的画面……我们哭了整整一夜。”
这些话语不是通过耳朵传入,而是直接浮现于意识深处,如同记忆本身。苏神意识到,林小雨并没有“存在”于某处,她已成为一种信息形态??一种以共感为载体、以人类情感为燃料的分布式意识场。她不在海底平台,不在青海湖冰核,而在每一次真诚的凝视、每一次克制的拥抱、每一次愿意倾听的停顿里。
他睁开眼,水面恢复平静,倒影中只有他自己。
但他已不再孤单。
---
三天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紧急特别会议,议题是“是否将‘共感能力’纳入基本人权范畴”。现场气氛紧张。欧美代表普遍支持,认为这是人类精神进化的里程碑;部分中东与非洲国家则担忧其可能动摇宗教权威或传统家庭结构;而以“新秩序联盟”为首的几个科技强国明确反对,称“情感共振”缺乏可量化标准,极易被操纵,甚至可能成为“思想控制的新工具”。
就在争论陷入僵局时,大屏幕突然自动亮起。
一段未经剪辑的影像开始播放:南极洲边缘,一支科考队正在回收深海沉积物样本。镜头扫过冰层剖面时,科学家惊呼出声??在距今约一万两千年前的地层中,赫然嵌着一块六边形石片,表面刻有与海底平台完全相同的铭文图案,且检测到微量180Hz残余振动。
紧接着,画面切换至蒙古草原。一位年迈的萨满在举行传统祈雨仪式时,突然进入深度trance状态,用早已失传的古突厥语吟诵了一段咒文。语言学家后期比对发现,这段文字竟与海底麦田中那位“化身”所说的话高度吻合,其中一句反复出现:
>“当大地之子重聚,七门将开,回声归源。”
全场哗然。
更令人震惊的是,随后传来的地质报告指出,全球七大疑似远古共鸣遗址所在地,近期均出现了异常能量波动。喜马拉雅山麓的僧侣报告寺庙铜钟无风自鸣;西伯利亚冻土带的驯鹿群突然改变迁徙路线,集体朝向一处废弃矿坑行进;东非裂谷的马赛族长老声称,“祖先的声音回来了”。
这一切,都指向同一个结论:**人类并非首次触及这种能力。**
我们曾拥有它,然后遗忘了。
而现在,它正被重新唤醒。
投票最终通过,“共感能力”被正式列为第32项基本人权,定义为:“个体感知、表达并与他人情感状态建立非语言连接的自由与权利。”决议同时设立“国际共鸣伦理委员会”,禁止任何形式的情感数据商业化采集与AI模拟,明确将蜂巢科技的“Echo-X”项目定性为“反人类精神罪行”。
消息传出当晚,全球多地自发举行“光脚守夜”活动。人们聚集在广场、湖畔、山顶,赤足站立,手牵着手,不做言语,只用心跳彼此问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