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问鼎十国章节目录 > 第994章(第2页)

第994章(第2页)

&esp;&esp;耶律道隐父亲是耶律阿保机的长子耶律倍,耶律倍原来是契丹的太子,但遭后唐末帝李从珂杀害,当时耶律道隐年幼,洛阳一僧人将他藏匿并养大,因此取名为道隐。

&esp;&esp;辽太宗耶律德光灭亡后唐,耶律道隐回到上京,受诏赐外罗山地区居住。因身份特殊,一直游离于权力之外。现在这非常时刻,耶律必摄也不管身份不身份的,是个人都拿出来顶上。但别说耶律道隐在中原长大,颇有文武才能,一眼就看穿了南朝三路大军的意图。

&esp;&esp;不过看穿与否并没有实际意义。

&esp;&esp;契丹已经无路走,无路可退。

&esp;&esp;他们已经没有多余的兵力去抵挡任何一路大军,任由地方长官自我发挥,自行招募乡勇,自己抵御。

&esp;&esp;但毫无效果……

&esp;&esp;原因无他,契丹统治者对汉人太好了,他们是将内附的汉人百姓当作宝一样照顾的。

&esp;&esp;在大定府、辽阳府这些边陲之地,契丹人、汉人还是有一定等级划分。契丹人主军事,汉人主政务,契丹人能管汉人,但汉人管不了契丹人。但对于东北腹地,这里很少受到军事威胁,也没有安排多少契丹兵马驻守,契丹人大多随着水草而居,他们并不习惯如汉人一样,聚在一起生活,依照城池而居。

&esp;&esp;故而沿途遇到的城池里面居住的大多都是汉人。

&esp;&esp;这在契丹生活的汉人看到汉人的旌旗,还有别的选择吗?

&esp;&esp;一个个投降的比谁都利索,很多地方人还没到,酒席就安排上了。

&esp;&esp;不过也以为如此,罗幼度、潘美、林仁肇三路大军对于契丹百姓也存有一定的善意,只要不抵抗,大多不予为难。

&esp;&esp;对此契丹贵族也没有任何办法,他们怎么也想不到有朝一日,中原大军会杀到他们的腹心之地。

&esp;&esp;听着沿途汉人的举动,耶律必摄忽然想到了临潢府的南城,双手撑着脑仁,一阵剧痛。他可没有忘记,整个南城生活着八万汉人百姓……

&esp;&esp;“要不?”乙室王撒合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他是一个杀胚,直接动了屠杀的念头。

&esp;&esp;“算了!”耶律必摄想着都是自己的子民,真要杀,还是下不去手,而且就是杀了,也扭转不了局势,没有多余的意义,说道:“我们拒北城而守,南城随便他们吧。”

&esp;&esp;赵匡义道:“陛下仁德,相信城中百姓也会念陛下的好处。臣也觉得固守北城更为妥当,我们兵力不多,整个临潢府太大,全城据守,反而将我们的劣势暴露,不如据守北城。”

&esp;&esp;耶律必摄起身道:“我契丹历经千难万险才有今日,朕至今都以为,此次大难是天神给我们的考验,只要能够渡过此难,我大辽一定能重现昔日辉煌!”

&esp;&esp;他强行鼓动士气,让众人做好迎敌的准备。

&esp;&esp;耶律必摄特地留下了赵匡义商议如何守卫临潢府。

&esp;&esp;乙凛在这时突然求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