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是司马氏的天下。实则,不如说是士族的天下。司马氏就是士族摆出来的一面旗帜。
大江以南的半壁江山,说是在大晋朝廷的皇族统治之下?
实际呢。
各地的士族豪门管辖了所有的人口,士族自己有庄园与坞堡。
千顷良田,万顷良口,无数的人口隐户与奴仆奴婢。那些人口与土地,不是朝廷的管束之下,而士族们的私产,除此之外,士族还有私兵。
这跟国中之国,有什么区别吗?
没有的。
朝廷之上的官员,个个出身要么是士族,要么与士族有关。
总之。
没士族有关系,连官都没得当啊。这等情况下,士族可谓是大晋朝廷实际上的支柱。偏偏这支柱,既然强大,对于皇族而言。又是脆弱,比起天下而言。
因为。
大晋朝廷的士族们,他们太贪婪了。
他们占得太多,百姓太苦。
&ldo;朝堂之事,母后不懂。若圣上想知,不如问一问给你讲学的师傅们。他们个个都学问大家,必然能为圣上解惑的。&rdo;太后谢蕴笑着回了此话。
司马元曜听了这话后。
他的心中冷笑了。
那些所谓的学问大家,个个都谈了玄学,个个都是士族里的学问大家,却不是皇族司马氏的栋梁啊。
第79章
司马元曜觉得他这天子当的憋屈。
可事实上呢?
摄政公觉得位置更憋屈呢。想士族在左右给他当了绊子,偏偏他还要一直讨好了士族。摄政公这位桓将军,才觉得更不爽利。
这个秋。
大晋朝廷在与大魏朝的大仗上,是死伤无数。
当然,这些都是小卒子的死活,在朝廷重臣的名单上,就是一串儿的数字。朝中的重臣们是不在意的。毕竟,水师还是大晋朝廷的利器。
大魏朝的水师没发展起来,至少,打不赢大晋朝廷的话。这大晋朝廷想苟安南方,目前看来,还是有些安全性的。
建业城。
普通百姓也知道大战起。
那又如何呢?
应该过的日子,总要过下去。
出了月子时,荣娘家的仲玉就是举办了满月宴。那会儿,玉娘、伯玉就是归家了。许是因为有孙女孙女的调合。刘王氏这个婆母在荣娘奉了媳妇茶时,还是给了面子的喝了。
当然。
到底不在对荣娘有多少好脸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