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我才七岁老朱你让我监国 > 第174章 堂堂正正之法奇思妙想(第3页)

第174章 堂堂正正之法奇思妙想(第3页)

“若是再向百姓借钱,只怕会引来天大的祸事啊。”

“万一激起民变,就不可收拾了。”

朱允熞哈哈大笑:“你们该不会以为,孤说的“借”,是“强借”吧?”

难道不是吗?

两人都呆了。

官府向民间大户借钱借粮之事,历朝历代都有之。

但那通常是地方官府与当地的豪绅达成的交易,以解决地方官府一时的燃眉之急。

至于后续的还款嘛。

自宋朝以来,渐渐形成了“皇权不下县”的惯例。

地方的税赋,官府也大多委托豪绅代为收缴,还款自然也从税赋里面扣除。

所以,大多数情况下,豪绅并不担心地方官府不还款。

苏州的情况比较特殊,故而后面大户才不愿意借了。

但朝廷借钱与地方官府借钱不一样。

赏你一块牌匾,那就是给你脸了。

想还钱,门都没有。

若是向大户借,那是打击豪强。

若是向普通百姓“借”,则是打着借的名义,多收一层税赋罢了。

这岂是能随意“借”的?

也难怪赵勉和杨靖那么大的反应。

“孤的意思是,发行国债!”

朱允熞心中早就有谋算。

发行国债,还要在货币改革之前。

通过发行国债,筹措一大笔金银财宝。

再以此作为准备金,发行新钞,进行货币改革。

如此一来,大明的财政危机,才能化解于无形中。

“国债?”

赵勉和杨靖都是第一次听到这个名词,一时都愣在那里。

“以建设新军,筹备军费的名义,发行国债,让百姓们购买,以他们对新军的信任,一定会抢购的……”

朱允熞便细细和他们解释一番。

什么是国债,如何操作……

太孙殿下果然是天纵奇才,竟能有如此奇思妙想。

只是。

“此策虽可解一时燃眉之急,但将来终究是要尝还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