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寒门宰相什么意思 > 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载入青史的一日(第5页)

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载入青史的一日(第5页)

“左相到了。”范纯仁言道。

此刻宫门未启,待漏院中的玉漏仍在徐徐滴水,一辆马车停下,宰相左右亲随帷盖揭开。

但见章越徐徐下阶。

“拜见司空!”

众官员们屏息静气齐拜,章越拱拱手举步走入待漏院中。

章越一夜未眠,有些疲倦,方才马车经过街市时,看到摊贩匠人们比他们这些国策的制定者更早地起床为生活奔波。

章越看着百姓无忧安居地生活,不知自己今日的决定会对他们日后的生活有着什么影响,最后不知不觉地被扯进了这一切中。

章越走了数步,范纯仁从旁跟上章越道:“丞相,中山府探报,辽国南院枢密萧挞不也率军出现于蔚州柳甸。”

章越听范纯仁之言心道,萧挞不也出现在蔚州确实代表一种可能,那就是辽军打算南下或西进。

章越点头问道:“你能吃准辽主此刻在想什么吗?”

二人跨过台阶,边走边言。

范纯仁闻辞摇头道:“不能。”

“但若辽军南下河北,怎办?”

言语间范纯仁盯着章越的眼睛。章越行了数步笃定地道:“尧夫,若我说有万全之策,定是在诓你。”

范纯仁愣住。

章越看向范纯仁。

二人走得不是同一条路。

章越寒门出身,求学读书都非常艰难,然而中状元之后朝廷一直是以未来宰相培养,本来仕途可一步步按图就搬,但他偏不走寻常路,去西北寻军功发身,最后官至宰相。

而范纯仁是宰相之子,从小与范仲淹的门下胡瑗、孙复、石介、李觏等人交游,得益名师严父的教导,但也是因宰相子的缘故,对方直到范仲淹去世后才出来为官,一开始并不受到期许,但对方为官耿介,颇有政声一路升迁至宰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个节骨眼二人选择的分歧,是从他们的立场上选择认为对国家有利的路。

范纯仁道:“司空,似人即便再愚,但责备他人,却看得一清二楚,似有人再聪睿,但对己过,则往往糊涂。故要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

“在西征之事上,范某虽愚,却深知不可伐,而司空虽智,却困于己意而失察。”

“自古功不求盈,业不求满,为何在此事上为何司空偏生执着,看不明白呢?”

章越闻言点点头:“尧夫你错了。”

说完章越握住范纯仁的手。

范纯仁感觉手正在发颤,他才知章越内心绝不如外表那么镇定,甚至忐忑不安。

“司空你……”

章越道:“尧夫,仆未至宰相前,你言我虽有才干,但担当不足,处事趋利而避害,只知明哲保身,我不敢言错。但时无英雄豪杰,决断天下事只在我辈之间。”

“我从一介寒士至宰相,不得不比其他人更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只因输不起三个字。而如今此事一旦事败,该担当何等干系,我心底比天下任何人都更有分寸。”

范纯仁看着章越一脸诚恳,言道:“司空宰天下三年,政绩如何天下早有公论,若当今有英雄豪杰自是司空。范某今日在司空面前收回前言。”

“放在其他事上范某必全力支持司空,但此事上范某岂可……司空是在拿大宋国运冒险,天下苍生也不会答允,官员们也不会答允的。”

章越对范纯仁言道:“尧夫,众士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多谢你这番忠言。”

“我一贯视文正公为仆一生最佩服的人,少时读书以他自励。”

“文正公为人是青松翠柏,当初正是先帝受李元昊之辱,方有了庆历新政。试问一句若范文正在世,他会支持我今日西征,灭此伪夏吗?”

章越顿了顿范纯仁道:“有一句实话,尧夫,你想不想听?”

范纯仁点点头道。

章越道:“我自幼贫寒,去别处去吃饭,米饭都要盛到冒尖方才作罢。读书时也作苏秦般,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

“若是朝廷一切按部就班而来,碌碌无为下去,那么根本轮不到我这般寒门出身的人站在这里,来当这个宰相。”

“唯有国家危难之时,这才轮到我辈挺身而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