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太后也是明晰诗书之人,听此章越此篇出兵檄文确实‘事昭而理辨,气盛而辞断’,当即心知不好,朝中的人心被他带到一边去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苏轼文才虽佳,说理透彻,但论以文章煽动人心,还是独论章越。
她想到这里时,看向一旁的阎守勤问道:“吕公着可有书信至。”
阎守勤摇了摇头。
……
檄文同时播告,连殿外站立的京官,一个个也是听得清楚。
殿中的官员面有慷慨振奋之色,甚至有的官员有的举袖拭泪。
章越正色而念,从自始至终,心底豪气贯通,大手持剑斩断浮云快意之感。
而御座上天子手握剑柄,胸膛起伏。作一个天子他不免要学着去处人性中冲动躁动,一直他也是作为一个彬彬有礼的天子来培养,而今他只觉得胸口有等不平之气,恨不得自己提兵御驾亲征。
终于檄文念毕,殿内鸦雀无声。
章越将檄文收好,重新递给了石得一。
石得一不知所措。
此刻苏颂出班,持笏敬拜后道:“启禀皇太后,陛下,此当是‘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之时,自太祖定鼎以来,太宗真宗仁宗英宗,至先帝正是六世!”
“中书侍郎兼尚书右仆射臣苏颂附议伐夏!”
苏颂言毕,上前数步立在章越身后。
‘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天子喃喃咀嚼苏颂此语,心头有火在烧。
一旁文彦博拄着龙头拐杖顿在金殿上,在文及甫搀扶下缓缓出班。
“陛下,皋陶曰知人则哲,能官人。先帝知人矣,故顾命于司空。司空执政三年,膺重寄知缓急,可谓得人!”
“太师兼平章军国重事臣文彦博附议!”
言毕老态龙钟的文彦博,缓缓挪动脚步,最后立于章越身后。
随后但见紫袍掠动。
黄履出班,疾声道:“今日之事岂可吐刚茹柔而为之!”
“门下侍郎臣黄履附议!”
停顿片刻,章越但听。
“中书侍郎臣李清臣附议。”
“唐时朱泚兵败被困,张光晟杀了朱泚后投降,仍不免被杀。张光晟临死而言曰:传语后人:第一莫作,第二莫休。”
“而今朝廷陈兵百万于北疆,兵械军粮皆运抵,今因一封而作罢北伐之意,陈然为天下所笑,北虏亦笑本朝无人。朝廷以后无人再提北伐之事,先帝以及几十万将士心血毁于一旦。臣以为要么不作,既作了就不要休。”
“臣枢密使沈括附议!”
“臣尚书右丞许将附议!”
章越闻声心知位次在许将之前的范纯仁没有出面表态,也没有出面反对。
“臣枢密副使安焘附议!”
“臣枢密副使吕大防附议!”
“臣枢密副使曾布附议!”
一个个宰执站出来,表态支持。
眼见众人言语不止,石得一不由道:“宰执以下臣僚,只要言语附议不附议,先不作其他话来。”
“臣吏部尚书蔡卞附议!”
“臣户部尚书陈瓘附议!”
“臣御史中丞韩忠彦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