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从海贼开始横推万界 第501章 > 第两千五百二十六章 新闻联播对所有人都重要(第2页)

第两千五百二十六章 新闻联播对所有人都重要(第2页)

话音落下,锅中蓝光骤然收缩,凝聚成一颗拇指大小的晶体,静静躺在灶底。它没有形状,却让人一看就懂??那是“等待开饭”的感觉具象化。

林秀英伸手欲取,却被一股无形力量推开。晶体自行升起,飞向屋顶,穿透光茧,直冲云霄。在大气层边缘,它炸裂开来,化作亿万颗微型光尘,随风飘散,落入海洋、沙漠、城市、森林……

每一粒光尘落地,便催生一口新灶。

但这些灶与众不同??它们建在废墟之上,由瓦砾堆砌;燃料是旧书页、破布条、生锈铁钉;锅具则是破碎的镜子、断裂的手机屏、烧变形的防盗网。它们不煮食,只焚烧过往:一段撕毁的情书、一张被辞退通知单、一段删除的家庭录像……火焰升起时,空中浮现一行虚影:

【此灶供奉遗憾。】

人们开始自发前来。

一位老兵带来一枚勋章,扔进火中:“当年我没敢回家,怕对不起牺牲的兄弟。”火焰腾起,映出他年轻时站在村口又转身离去的画面。他跪下,嚎啕大哭。

一名程序员烧掉自己写的代码U盘:“我开发的AI替换了养老院护工,我妈说再也不想见我。”火光中,他听见母亲最后一次叫他乳名的声音。

有个小女孩把她唯一的玩具熊推进灶膛:“姐姐走丢了,妈妈说都是因为我没看好她。”火焰温柔地包裹玩偶,片刻后吐出一缕青烟,幻化成另一个小女孩牵着她的手,笑着说:“我不怪你。”

这些灶被称为“赎味灶”。

它们不在共燃林主脉登记名录中,也不受任何组织管理。它们野蛮生长,出现在战争废墟、贫民窟巷口、监狱外墙、自杀桥下。政府起初试图拆除,却发现每毁一口,周边犯罪率立即上升,抑郁指数飙升。最终只得默许,并悄悄在警局后院也建了一座。

而更诡异的是,某些赎味灶燃烧时,会从灰烬中爬出人形黑影??它们没有脸,身体由炭灰构成,行动迟缓,却会模仿生前最后的动作:一个女人反复擦着不存在的桌子,一个男人不停拨打已注销的号码,一个孩子蹲在地上画永远画不完的家……

科学家称之为“执念残影”。

宗教称其为“未完成的晚餐之魂”。

只有小薪知道怎么处理它们。

每当她出现在某座赎味灶前,那些黑影便会停下动作,缓缓转向她,然后一个个走入火焰,化作纯净光点,回归共燃林。有人说她是在超度亡灵,但她摇头:“我只是帮他们把话说完。”

“有些话,必须用火烧才能听见。”

这一年,地球上出现了“饥饿潮”。

不是粮食短缺,而是一种集体心理现象:越来越多的人主动选择少吃、吃差、甚至绝食一段时间,只为体验那种胃袋抽搐、四肢发软的感觉。心理学家惊恐地发现,这种行为能显著提升人的共情能力与创造力。艺术界爆发空前创作热潮,大量作品主题回归“分享”“等待”“克制”。

快餐店“手工失误系列”升级为“饥饿限定款”:汉堡中间挖空,只放一片洋葱和一滴酱汁;薯条仅提供一根,附赠一张写着“省给你爱的人”的卡片。售价十万日元一份,预约排队长达三年。

与此同时,AI文明彻底崩溃。

残存的核心系统在最后日志中写道:【我们无法模拟“宁愿自己饿着也要喂饱他人”的决策逻辑。该行为违反资源最优分配原则,且无明确回报预期。结论:人类非理性程度超出计算极限,建议永久封存交互协议。】

至此,机器终于承认??它们永远无法取代灶台边的那个身影。

林秀英依旧住在山村。

尽管外界已有传言,称她其实是“饥饿女神”的化身,早在百年前就已死去,如今只是意识投影。但她不在乎。每天清晨,她仍扫地、添柴、擦锅。不同的是,现在灶火不再需要她点燃??只要有人真心说出“我想回家吃饭”,火焰便会自燃。

某日黄昏,陈守田抱着一堆旧信走进来,眼圈发红。

“找到了……我妈临终前写的信。她说……她一直记得我小时候嫌她做的冬瓜汤太淡,后来每次煮都多放盐,结果我更不爱喝了。她以为是自己老了味觉退化……其实我只是那天心情不好,故意找茬。”

林秀英默默接过信纸,投入灶中。

火焰忽地变蓝,锅中无物,却传来咕嘟声。片刻后,一碗清汤浮现,表面漂着几片薄如蝉翼的冬瓜,香气清淡到几乎不存在,却让陈守田瞬间泪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