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问他这问题,他真的不太知道了。
“那时候我看视频,那些人好像就放了一小抓,说是放多了,会烧。”
前面的话赵哥儿听得不太懂,但后面那话赵哥儿懂了。
以前村里人的茅房都建在后院,因为味儿大,建在前头那就是满院子都是味,有时冬天冷了,或者夜里下了雨,不方便,大家就会拿个盆搁屋里头方便。
先头大家还会直接倒到菜地里,可隔天起来就发现不对了,昨儿拿尿淋的菜黄了,叶子边缘还翻卷着,似乎火烤过一样。
家家户户都发生过这种事儿,赵哥儿村里头住的久,自然也是知道的。
这会不确定用量,少了起不到效果,多了庄稼可能会‘烧’掉,赵哥儿只能拿去旁儿菜园里试了。
这是他种的,住的这农户就两口子,老了牙口胃口都不太好,菜吃得并不多,往常就种了两小块,赵哥儿来后,经过同意,在另一边种了几块。
一块没放,另一块,一半一颗放了一抓,一半就放多了,两抓,另一块直接放了三抓。
这化肥对植物来讲,其实跟肉差不多。
人吃肉多,那就长得壮,就像怀孕补得好了,生出来的孩子就是白白胖胖,怀孕期间要是饥一顿饱一顿,那生的就是小豆芽菜。
可肉吃多了,补过头了,身体会有负担。
这会先实验着,不然让着老百姓拿去用了,有用增产了还好,要是直接将人庄稼地都整死,方子晨怕是得连夜收拾包袱躲回涸洲城了。
八月。
各地先头建的水泥路,已经可以走人了。
落山县大平村是最先建好的。
因为要往外头拉送水泥,太平村通往县城的路走不了牛车,黎艺盛让周边征来的修路的工人,先来太平村整。
这扩大路面,要夯实,这些大家都晓得,可后头把路归整出来了,大家都觉得要完工了的时候,黎艺盛又吩咐在路面上浇水。
这会儿可把大家整蒙了。
问黎艺盛为啥这么搞啊!
黎艺盛自个也不清楚,反正方子晨怎么交代,他就怎么来。
他兄弟脑瓜好使,准是不会错的,说要浇水,那就是有要浇水的理由。
地面吃透了水,在上水泥之后就不容易裂开;如果吃水率不够的话,会直接影响到水泥和基层的粘合力。
水泥和沙子多少比例搅合,怎么施工,方子晨先头已经都交代过了,领头监工的几个也是清清楚楚。
又是浇水,又是铺碎石打底,最后又是弄什么水泥,完事儿了,因着天热,为了预防开裂,还要洒水养护,雨天还要拿草盖,水泥未干前,别说走,摸都不能摸。
麻烦得紧。
这修个路真是整得跟什么一样,搞那么平整干什么?又不是要睡上头,等会大雨来了,全冲走了,也就是白忙活。
大家心里头都觉得知府大人就是个事儿多的,但拿人的手短,心里虽是这般想,那也是万万不能说的。
直到几天后,夜里下了场大雨,到底是废了心血才做出来的路,早上起来大家就都在叹气。
那些沙子啥的,这会儿怕是都被冲个干净了。
村口有人匆匆的跑来,满脸的震惊和诧异,声音都在发颤,说大家快去看看啊!
“看什么?”
“那水泥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