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让禁卫军去也行,但乖仔大了,得练练。
乖仔点了下头,赵哥儿让一禁卫军跟着,先头乖仔下乡,不是跟着方子晨就是跟着赵哥儿一起骑,这会牵来马,解开绑在腰间的软鞭,一个翻身就上去了,汉子们纷纷侧目惊叹。
这马儿是秦管家送的,两匹,皆是高大威猛得很,绑在路边吃草的时候,汉子们都不敢靠近,马儿打个响鼻嘶鸣一声,他们都有些怕。
这会看着乖仔,坐在马上,那是英姿飒爽,贵人家的娃子,会写字,会骑马,还会干他们村里人干的活儿,到底是不一样啊。
乖仔见着老王头的三儿子有些羡慕的看着他,沉默了下。
“王三叔叔要一起去吗?”
王三都怔了。
等坐到马背上的时候,他还没缓过神来,在大家羡慕的目光中,禁卫军沉声让他抱住自己,两腿一夹马肚跑起来了。
耳边风声呼呼做响,两边黄田,高山急速倒退,王三觉得又高兴,又新奇,又刺激,又有点害怕。
禁卫军蹙着眉:“小子,你别抱那么紧啊!勒得老子腰都要断了,老子又不是你媳妇。”
王三讪讪的笑了几声:“大哥,我就是有点怕。”
看见乖仔自己策马在前头,马蹄踏得尘土飞扬,乖仔小小的一坨,他觉得这娃子就这么点大,实在是厉害了。
要是没个人,他都不敢骑。
别说他羡慕,禁卫军都羡慕。
那可是秦家培育出来的马,高高大大,跑起来也快,风一样,他们这次带来的马儿都是经过筛选的,以前就听说秦家培育的马儿厉害得很,最近这几天外头跑得多了,大家也见识到了,他们这些马儿压根就追不上,从衙门跑到安平县,人家的马儿马鸣还能打得震天响,他们的马却是不太行了,好像要是再跑一公里,他们就得扛着马儿回来。
老王头都不晓得要大铁锅干嘛,赵哥儿又吩咐他:“你去村里找几个手艺好的妇人和夫郎来,四五个就行。”
老王头回村一趟,最后把自己两儿媳还有旁儿两亲戚家的夫郎媳妇也叫来了。
为什么不叫村里其他人,叫不动啊!
要是老王头自家的事儿,大家都上了,帮官老爷做活儿,不干不干。
大儿媳是不怕赵哥儿的,来了就问让她们干啥子?
赵哥儿说让她们先用石块搭两个灶台吧!
老王头这会晓得了。
一牛车从村口驶来,张泉跟在一旁。
到了地,赵哥儿让两人过来卸货。
是玉米面和猪油,还有菜。
“其它村都送去了吗?”
赵哥儿问。
张泉点头,回:“都送了。”
这会老王头哪里还不懂啊!
汉子们也瞧见了,要说没看到那些粮食,大家还不会信,这会东西都运过来了,灶台也搭了,大家伙就信了。
原来官家的还要包他们午饭。
这咋地这么好?
这活儿不是白干的,别说什么工钱,就是有一口吃的,大家便都愿意做了,不为啥,自己在家少吃一口,家里的媳妇和孩子就能多吃一口。
乖仔回来得快,锅不好拿,也不好放马上,禁卫军和王三合力拿了一个,另一个乖仔学人印度阿三,顶在头上拿回来了,锅大,一整个罩住了他,远远的都没瞧见人,就见着一口锅骑在马上了。
张泉赶忙过去接锅,乖仔从马上跳下来,目光晶亮亮的看着赵哥儿。
他第一次办事,就是买回来的锅碎成了八片,都得夸的,何况这会儿两个锅都好好的,他摸摸乖仔的头。
“我儿子真棒。”
乖仔腼腆的笑了一下:“乖仔能干活,能做事鸟,系男仁咯。”
赵哥儿笑起来:“是了是了,多少钱买的?”
一口大铁锅不便宜,厚一点的上百文,便宜一点儿的,也是八九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