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帝师死后第三年 > 第四十一章 倍感压力的杨编修(第5页)

第四十一章 倍感压力的杨编修(第5页)

望着青石砖上的纹路,朱厚照似在对杨瓒说,又似在自言自语。

“母后为何不能体谅孤,为何一定要护着孤的两个舅舅……”

杨瓒没有说话。

国舅如何暂且不论。皇后的言行不是他能置喙。

“两个舅舅跋扈已久,孤甚恨。父皇无旨,孤也要将他们送去南京!”

南京?

“魏国公徐俌刚正,世代镇守南京。”

朱厚照解释一句,杨瓒瞬间明了。

别看张氏兄弟在神京城跋扈,到魏国公眼前,也只有缩起脖子老实蹲墙角的份。

魏国公是谁?

中山王徐达的后裔。太宗皇帝的发妻徐皇后便出自徐家。

张皇后得宠,张氏一门双侯,却是面上荣耀内里草包,手中并无实权。魏国公府则不然,实打实的武将起家,开国功臣,奉天子命镇守南京。

比起神京,金陵最不缺的就是勋贵外戚,一个赛一个的树大根深。

一旦被扔进南京,张鹤龄兄弟再大的本事,也掀不起半点浪花。好不好,就会被哪个国公侯爵拍个半死,下场恐怕比守陵更惨。

思及此,杨瓒微敛双眸。

朱厚照确实聪慧,也不乏手段,只要他肯上心,成就未必会在父祖之下。

问题是,事情会如他所想,向最好的方向发展吗?

杨瓒拿不准。

“殿下,既有先皇密旨,内阁官文,自不得更改。”

“孤知道。”

朱厚照忽然转头,双手交握,道:“孤就是想说说,说出来,心里就好受了。”

不待杨瓒回话,接着又道:“父皇也有密旨留与杨编修,朝参之日,会当着满朝文武宣读。”

“臣?”

“对。”

杨瓒有心打探一二,朱厚照却摇头,笑道:“暂时不能说,需得内阁过目,吏部加盖官印。总之是好事。”

好事?

那就好。

为开解朱厚照,杨瓒不得不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提及边疆军事,内廷演武,总算让对方宽慰许多。

不知不觉间,半个时辰过去,朱厚照谈性愈浓。临到晚膳仍不愿放人,干脆将杨瓒留下,不提规矩,一并用饭。

连日里,谷大用和张永等一直担心太子殿下的膳食。忽见其胃口大开,就着青菜豆腐连吃六碗,不禁热泪盈眶,齐齐看向杨瓒,眼中闪着星星,背景一片粉红。

杨瓒被看得不自在,默默扒饭,差点咬到舌头。

能否不要这么看他?

被内廷中官仰慕,压力委实太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