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大远斜眼道:“小兔崽子,当年我就知道数你没出息,果然,到今天才当上个破烂都尉。”
马云井涨红了脸。
陆大远突然摘下那柄战刀,抛给马云井,大笑道:“算了,老子反正都要用新凉刀上阵杀敌,看在当年你喂了那么久马的份上,这一把,送你了!”
马云井如获至宝,这么个汉子,竟是热泪盈眶。
这柄战刀,正是第一代徐家刀!
象征着徐家铁骑在春秋大地上的崛起,象征着徐家铁骑在中原版图的所向披靡。
也正是先有那支徐家老字骑军营,才会有如今的北凉铁骑甲天下!
而这个男人正是出身于徐家老字营之一,满甲营!
头等骑卒,陆大远!
这条街上的老百姓自然不会知道,大将军徐骁在年老之后,还曾多次在清凉山议事厅对满堂文武感慨,当年那个叫陆大远的小子,打仗最凶,跟禄球儿有得一拼,真是不孬。
褚禄山就总要叫屈道,可那姓陆的家伙次次都靠往前死命冲啊,从不讲究兵法,肯定还是不如我。
袁左宗便会拆台道,可人家硬是一次都没输过。
人屠便会点头道,对嘛,像我。
然后某位年轻世子殿下就会出言讥讽一番。
在今年入秋前后。
许多陆大远这样的徐家老卒,都开始奔赴关外。
而他们,正是北凉铁骑的脊梁。
此时陆大远与马云井共同策马出城,嘴中念念有词。
那些年轻精骑都只听到细碎声音,不太真切。
马云井在把陆大远送到城外驿路上后,目送离去,久久无言。
最终拨转马头之时,马云井也默念道:“我徐家满甲营,侦骑四出游曳,即为撒拨,结营不动为架梁……”
第384章大戟横江
市井百姓,盖房子是头等大事,而寓意新房建成的架起横梁,又是第一等大事。那么一国州郡或是边塞要隘,城池或是军镇建成之日,挂匾的寓意就等于寻常人家的起梁,故而意义重要。
今日凉州关外这座城便就到了挂匾的日子,没有刻意挑选良辰吉日,而是在最后一面主城墙彻底完工之时,就一致通过决议,当日挂匾,不得延误!并非督造建城的那一大帮北凉大佬不在乎,实在是形势紧迫,顾不得那些锦上添花的事情。否则以北凉道经略使李功德领衔的那拨文官,在这鸟不拉屎的地方待了将近一整年,几乎人人每天都要跟着将士役夫一同吃黄土喝风沙,投注了那么多心血,岂会不想找个黄道吉日挂起那块匾额?这种深厚感情,也许不比闺女出嫁来得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