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声音不大,却清晰传入每一个人耳中。
“所以今天,我不劝你们放下,也不要求你们原谅。我只想说一句话??”
她跪了下来。
尘土飞扬中,她的身影显得如此渺小,却又如此不可动摇。
“对不起。是我没有及时看见你们的伤。”
空气仿佛冻结。
几秒钟后,能量膜剧烈波动,裂开一道缝隙。
一个浑身颤抖的女人走了出来,脸上布满泪痕与灼伤般的纹路:“你说……你能听见我们?”
“我能。”归晓伸出手,“只要你愿意让我听。”
女人扑通跪下,嚎啕大哭。紧接着,更多人走出屏障,一个个跪倒在她面前,哭诉着那些从未被记录的夜晚:有人梦见自己变成怪物吞噬亲人;有人在梦中杀死救助对象只为换取片刻安宁;还有人悄悄删除自己的快乐记忆,以免“不配”与其他人的苦难共存。
归晓一一拥抱他们,不说教,不评判,只是陪着流泪。
直到最后一人说完,她才轻声问:“现在,你们还想向全世界呐喊吗?”
众人沉默。
许久,最初发声的女人摇了摇头:“我们只想有人听见。”
归晓点头:“那我就做那个人。”
她当场宣布,设立“倾听者席位”??由经历过情感溢出的志愿者组成独立委员会,直接参与共心界治理决策。他们的职责不是提供建议,而是质问:“这项政策,有没有考虑执行者的痛苦?”
消息传出,舆论哗然。
支持者称其为“人性的胜利”,反对者则斥之为“情绪绑架权力”。
争议最高潮时,那位来自仙女座的艾瑟兰再次来访。
她在公众论坛上提出一个问题:“如果有一天,你的共情体系养出了新的特权阶级??那些以‘受伤’为资本索取特殊待遇的人,你该怎么办?”
全场寂静。
归晓没有回避。她走上台,直视艾瑟兰流动的光影:“我们会设立‘反噬机制’??任何利用创伤谋取不当利益的行为,都将触发自动审查。一旦证实,不仅取消资格,还要公开还原事实真相。”
她顿了顿,补充道:“但请记住,质疑可以存在,践踏绝不容忍。我们可以讨论边界,但不能否定痛苦的真实性。”
艾瑟兰沉默良久,终是轻轻颔首:“或许……这才是真正的成熟。”
风波渐渐平息。而真正的转变,发生在无人注意的角落。
某夜,归晓巡视校园,发现那本《还未结束的故事》竟自行翻动起来。她走近一看,发现新的文字正一笔一划浮现纸上,墨迹似由星光凝聚而成:
>**“曾经我以为拯救就是抹去黑暗。后来我才明白,真正的光,是陪着黑暗一起活下去。”**
字迹熟悉得令人心颤??那是她十年前,在垃圾星日记本上的最后一句话。
她猛然抬头,四周空无一人,唯有那条“言语之河”静静流淌,映照万千星辰。
她忽然懂了:这本书从不属于她一个人。它是所有愿意说出真相的灵魂共同书写的作品。
翌日,她将笔记本放置于忆念之根的核心祭坛,对外开放阅览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