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与重生千金拯救世界 敦威治 > 第一千七百二十章 无法预测(第2页)

第一千七百二十章 无法预测(第2页)

>【频率与心环原始编码高度吻合】

>【初步判断:‘记忆之根’正在进行最后一次自我唤醒尝试】

>【若失败,其意识将永久消散】

露卡握紧陶笛。她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就像濒死之人回光返照,这棵树正在耗尽最后的力量呼唤世界。

他们降落在冰原上,步行三十公里才抵达遗址。那里原本只是一片荒芜的冻土,此刻却被一圈幽蓝色的光晕笼罩。地面裂开蛛网般的缝隙,从中渗出淡绿色的荧光液体,散发着类似松脂与雨水混合的气息。

“这是……树液?”伊萨克蹲下身,小心翼翼触碰那光芒。

“是记忆的液态化。”芙兰的声音从通讯器中传来,“我们早该想到的。植物不像人类依赖大脑,它们的记忆储存在根系、年轮、共生菌丝之中。而这棵树,它把千万年的痛楚都封存在体内,直到今天才开始释放。”

露卡走近中央裂口,向下望去。深不见底,唯有微弱绿光如萤火浮动。她取出陶笛,放在唇边。

第一声响起时,风停了。

第二声落下时,冰层开始共鸣。

第三声穿透地底,整片大地仿佛吸了一口气。

然后,她听到了。

不是声音,而是画面??无数片段涌入脑海:一个因纽特女孩抱着死去的弟弟在雪地中爬行三天;一头北极熊母亲舔舐幼崽僵硬的身体,不肯离去;一群科学家在废弃基地里烧毁研究资料,只为掩盖自己曾向政府谎报气候数据的事实……还有更多,数不清的孤独、悔恨、无助,像潮水般涌来。

她跪倒在地,泪水冻结在脸颊上。

“它一直在听。”她哽咽着说,“所有被掩埋的痛苦,它全都记着……可从来没有人,回来听过它说话。”

伊萨克默默打开《赎罪录》,开始书写。不是关于他自己,而是关于那些他看到的画面。每写下一个故事,地面的荧光就明亮一分。

露卡再次吹响陶笛,这次不再是单音,而是一段即兴的旋律??没有乐谱,没有规则,只有她心中最真实的回应。心环随之共鸣,将这段旋律转化为情感波,顺着地缝传入深处。

七分钟后,异变发生。

一道巨大的树影从地底升起,不是实体,而是由光与记忆编织而成的虚像。它的枝干扭曲如挣扎的手臂,叶片却是无数张人脸的轮廓,闭着眼,嘴唇微动,仿佛仍在诉说。

一个声音在所有人脑中响起,苍老、疲惫,却又温柔至极:

>“我以为……我会在无人知晓中死去。

>可你来了。

>你听见了。”

露卡仰望着那幻影,用尽全身力气回答:“我们都会听见你。从今以后,每一个被遗忘的痛,都不会再独自存在。”

话音落下的刹那,整棵光影之树轰然绽放。无数光点升空,化作极光般的彩带横贯天际。与此同时,全球七座心环分塔同步亮起翠绿色光芒,象征着一段跨越千年的集体创伤完成了首次共感转化。

而在北极集会所的核心阵列中,芙兰看着数据流猛然飙升,喃喃道:“它……把自己的记忆库接入了心环主网。”

雷欧立即启动“悖论镜像”程序进行解析。结果令人震撼??这些记忆并非单纯的情绪残留,而是包含大量已被科学界认定为“不存在”的生态知识:一种能修复臭氧层的苔藓生长规律、一种可在零下八十度存活的微生物代谢路径、甚至还有一套完整的地磁调节机制,似乎属于某个早已消失的史前文明。

“这不是一棵树。”雷欧低声说,“这是一个活体档案馆。人类毁灭过的世界,它全都记得。”

消息传回各地,引发前所未有的反响。各国政府紧急召开联合会议,决定暂停一切极地开发计划,并成立“记忆守护联盟”。更有成千上万普通人自发加入“清理工”行列,前往战区、灾区、污染地带,只为收集那些即将消逝的声音。

数月后,第一座“流动共感站”在叙利亚废墟中建立。一位老妇人握住清理工的手,讲述她如何在轰炸中失去五个孙子,却始终不敢流泪,因为“哭出来,就再也撑不住了”。当她的声音通过心环传播出去时,远在日本的小女孩在梦中听见了,醒来后画下一幅画:六个孩子手拉着手,站在开满野花的山坡上,天空是温暖的橙色。

这幅画被自动收录进《未命名之书》,并标注:“跨代际情感补偿成功案例#001”。

与此同时,动物共感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澳大利亚那只传递记忆的袋鼠族群,竟开始主动接近人类定居点。研究人员发现,它们通过前爪触碰传递的不仅是情感,还包括一套复杂的生存预警系统??能提前感知地震、海啸与极端天气。

联合国为此特别设立“跨物种对话委员会”,并将袋鼠母子的故事拍成纪录片,译成数百种语言播放。某夜,一名曾参与非法捕猎的男子看完影片后,在社交媒体写下忏悔信:“我一直以为动物不会原谅。但现在我知道,它们只是等待我们学会低头。”

最令人震惊的变化发生在海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