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程度较高的战士能听懂。
文化程度不是很高的战士似懂非懂。
不过懂不懂现在不是很重要。
韩渝环视着他们,接着道:“经过四个小时的奋战,我们已成功修筑了一道六米多高的新堤。刚开始作业时要修施工便道,要修撤离通道,所以速度比较慢,但接下来土方作业的速度和效率会加快。
而大家接下来要做的是,用沙袋顺着现有新堤外侧的缓坡,从堤脚往堤顶一层一层往上垒。要横着放,不能竖着垒,要确保上面一层压住下面一层,接口处也要错开。”
吴连长大致听明白了,下意识问:“营长,是不是像砌墙那样用沙袋往上砌。”
“对,就跟砌墙差不多。”
韩渝点点头,接着道:“现在的围井已经快扛不住了,地方上的民兵兄弟正在尽全力确保涌进来的水不至于漫溢出围井。
他们会给我们再争取一个小时,所以大家的任务是在一个小时内把这堵六十五米长、六米高的沙袋墙砌起来!”
“是!”
“全体都有,带上铁锹,跑步前进!”
“7排,跟我上!”
目送走空降兵,韩渝把对讲机频率调到后勤保障组频道:“葛局、杨教,我韩渝,收到请回答。”
“收到,什么事?”
“收到,韩书记请讲。”
“葛局,附近不是有好多群众不想背井离乡跑到大堤了上吗,你立即去问问县领导,能不能组织群众过来帮着灌沙袋,就说十万火急!”
“好的,我这就去找黄县长。”
“杨教,立即组织三连全体人员过来灌装沙袋。”
“是!”,!
守不住?”
“我们会尽全力,不到最后一刻我们绝不会放弃。”
“三儿,你也要注意安全。”
“我知道,我先挂了。”
……
计划总是不如变化。
管涌险情恶化的速度远超预计。
韩渝放下手机,跟正焦急地看着自己的郝秋生、孙有义、邹向宇和徐工、姚工、严工等人,凝重地说:“各位,既然管涌险情抢护不下来我们就不抢护了,调整方案,跟涌进来的水比速度!”
郝秋生紧盯着他问:“水涨堤高?能不能压实暂不管,先确保围堰的高度?”
“这是眼前最好的办法。”
“不行。”
“徐工,怎么不行?”
韩渝刚问出来,路桥公司项目经理邹向宇就急切地说:“徐工,我们有两台大挖机,有两辆大自卸车,土方完全供应的上。别说只要七八千方,就算一万方我都能在八个小时内挖出来垒上!”
郝秋生一样不想轻言放弃,转身指指修筑了五米多高的围堰:“我们都已经干了一小半,怎么能在这个时候当逃兵?而且堤下的群众至少需要四个小时才能全部撤离至安全区。”
“别误会,我不是说放弃,事实上现在也不能放弃。我是说就这么往上堆,新堤的堤脚、堤腰太过松软,恐怕用不着等前面的险堤坍塌溃决,光管涌进来的水就会导致新堤坍塌。”
“我知道,所以我们要调整方案。”
徐工问道:“怎么调整?”
“一边修筑新堤,一边抢护新堤!”
韩渝深吸口气,转身道:“严工,你组织民兵再坚持一个小时,人不够我帮你调解放军过来支援。只要能帮我们争取一个小时,我们就能把现有新堤的堤脚、堤腰抢护住。然后再跟涌进来的水比速度,看我们施工快还是它涌的快!”
安公县水利局的老工程师重重的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