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舞台上的笑声再一次袭来。
-
很快一个上午便要过去,无论如何今天方正的排练目标达成。
扣细节扣声音,调整声部平衡,他的工作都做到位了。
而小车的工作也进行得非常顺利,除了一开始她有点不适应口风琴的键盘。
关键问题在于口风琴的琴键尺寸比钢琴要窄,所以她在钢琴上的肌肉记忆用在口风琴上就容易出现错音。
好在她很快便适应了,排练到中段她就再没有出现过错音。
而比她适应更快的是合唱团的成员,大家起初只觉得加入口风琴只是多一种伴奏的乐器。
可当他们实际感受过口风琴为舞台带来的整个效果时,他们只觉得自己已经离不开口风琴的声音了。
就好像口风琴才应该是这首曲子的伴奏乐器才对。
同样适应很快的还有唐小星。
其实从小车第一次帮她扩展和声框架的时候她就彻底体会到小车昨晚的话。
给伴奏做伴奏,不但是可行的,还是可以继续深挖的。
对此她不得不再次佩服小车,她知道能想出这样的点子已经不仅仅需要对音乐声音的敏感,至于还需要什么她目前还不太确定。
她有预感,或许得等她结束这趟蓉城的学习生活之旅之后她才能明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kg来吧来吧!”
“kg来吧来吧!”
“kg来吧来吧!”
情不自禁的小星同学也再次跟着大家唱起最后一遍。
-
中午结束排练,校门口拥挤了许多来接孩子的家长。
李安混迹在其中,还和几个家长聊了聊。
看得出大多数家长还是非常支持孩子参加合唱团的。
就是有一名家长似是对学校的安排不太满意。
“我家孩子天天在家练,但是老师一直不让他上台,搞得我都不想让他参加了,可他自己又非要来,哎。”
其实这名家长自己也知道,这次合唱团是要参加比赛的。
自家孩子唱得不够好,进不了比赛队伍她也能理解。
可这放假都半个月了,孩子每天来就练练声,一到正式排练就下台坐着,一坐就是半天。
“我觉得合唱团的老师至少应该也给这些后补的孩子一些唱歌的机会,不上比赛舞台没问题,但排练的过程也让孩子一直坐在台下是不是有点打击孩子积极性了。”
“你说是不是?”
李安点头:“您说得是。”
几个大人正聊着,第一波结束排练的孩子们出现在了礼堂门口。
家长们也纷纷结束闲聊动了起来,有人拿出雨伞,有人拿出雨披,有人掏出保温杯。
眨眼的工夫孩子们就三三两两来到校门口。
“妈我要上比赛了!”
李安闻声望去,一名戴眼镜的男生不顾脚下积水跑到了妈妈身前。
而这位妈妈正是刚才和她抱怨的那位女家长。
“真的啊?”
“真的!今天所有队员都要上台了,明天我们还要排队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