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才举办一次,高标准、严要求,宁缺毋滥是其最大特色。
顶尖级评审团会根据参赛者的实际表现来评定每届比赛的六项大奖以及特别奖,但若他们认为某一奖项没有人有足够资格获得,就会把它悬空,不会让后来者递补。
因而,在“华沙钢国际琴比赛”70余年的创办历史中,其获奖者几乎无成为流星,大多成为国际上声名赫赫的钢琴大师。
今年华沙钢琴大赛的两位评委率先而来。
一是为了明年到来的华沙钢琴大赛与华夏文娱办官方进行例行沟通,希望一如既往的得到文娱办的支持,共襄盛举!
二是他们两位评委提前赶来,想大力推广钢琴大赛在华夏的发展,并想在华夏尝试建立华沙少儿国际钢琴比赛。
德米特里·阿列克谢夫与玛尔塔·阿格里奇,这两位华沙钢琴大赛的评委也是组织者之一,此次前来便是为了这两件事。
文娱办会客厅。
卫老正接待他们。
但不知为何,德米特里和玛尔塔一副急不可耐的模样,双手胡乱比划着,用蹩脚的中文说着话:
“哦,卫先生……我们想要见见调音师,知道吗?就是调音师?”
玛尔塔不断重复着这句话。
德米特里也在一旁附和道:“我的天呐,那位男猪脚,简直就是天才,他弹奏的是……是什么曲子?”
卫老地铁老人看手机jpg……
说的这是啥啊?
“你们不要着急,慢慢说。”
卫渊看向他们的翻译,说道:
“两位大师刚才说的是什么?”
翻译擦了把冷汗,说道:
“卫老,稍等。”
而后,他转身用英语询问两位方才说的到底是什么意思。
经过一番解释,翻译终于搞懂了。
他看向卫老说道:
“两位评委老师,在酒店闲暇之余,看了一部微电影,名字叫做调音师,其中男主弹奏的两首钢琴曲选段,实在是精彩异常,让两位评委见猎心喜,他们非常迫切的想要认识这位老师。”
“调音师?”
卫老一脸懵逼,什么跟什么啊?
好在冯秘书立即附耳,小声说道:
“卫老,调音师这部片子我也看了,是李想拍摄的。获得了这一年度的微电影大赛的冠军。”
卫渊:“!!!”
又是李想?
怎么哪哪都有他?
“打电话叫他过来。”
“是。”
冯越当即点头,不着声色的离开了会客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