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能立于朝者,不在名,不在势,在实。”
选吏、选议、选理事三才,由诸司推举三十人,分五案实题逐一设解,三旬内定去留。
此法一出,朝臣观望,士林震动。
王府书房内,黄祁呈卷入案:“王爷,太子设‘佐政试调’,诸人皆惊。
吏部虽不显言,但梁肃私批曰:‘太子未弃旧策,反设明棋。
’”
朱瀚翻阅试案册页,点头笑道:“他终于明白,不是堂设在不在,而是局设在人心里。”
“撤堂不过是除帷,设局才是布势。”
“那些人以为朱标去了一手,实则……他是收起一翼,为的是飞得更远。”
黄祁迟疑:“可此局一开,太子若用人失手……”
“那便会动摇东宫根本?”
朱瀚抬眼看他,神色平静:“正因如此,他才必须设。”
“他若终身不试人,谁知他能否用人?”
“他若终身靠父皇护着东宫,那东宫就永远立不住。”
“我朱瀚能为他遮雨,但不能给他阳光。”
“他想让天下知他是日出之人,就得自己穿云。”
建德堂之试设首案:“三邑户数并籍案”
。
凡三邑之户籍录、役赋册、徭役补正皆由试人拟策一式,以便考调辨务才。
首日应试者十六人,旧吏五,新举三,余者为推举入朝之士。
朱标不设主问,只居于案后侧席,观其书写、辩论、修策。
议至酉时,三卷初审过堂,皆归一人手中断笔:蒋希远。
蒋希远执简而读,未加言评,只于末端加注三字:“可磨合。”
一时众人失色,皆以为意为“可用之材”
。
朱标却微微一笑,对顾清萍轻声道:“不。
这三字,在他手中,应为:可‘修炼’,非‘录用’。”
“蒋希远若真附我,便不敢轻荐。”
“他给我留的,不是答案,是一把刀——谁敢争位,我便以此断之。”
朝中数日风声渐静。
“佐政试调”
第二案“南市案籍税除案”
甫设,吏部自荐三人者皆出局。
朱标未置评,唯让文书刻印此三案为《试政录》,刻印百册,送至文渊阁、国子监、翰林院。
朝中震动。
“太子设堂在议,去堂在用。”
“外策为言,试政为实。”
“此人用人之术,不逊其父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