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峰从长生观里走出来。
许嘉蓉转过身,皱着眉头道:“道长,我最近老能听到有人吟诗,有时候在耳边,有时候好像在天边。”
居然会有这种事?
楚峰以神识扫射许嘉蓉的身体,什么异常都没发现。
忽然许嘉蓉神经质的指着东边道:“那声音又出来了”
楚峰看向东方,将所有法力灌输在眼睛里,静静的观察了良久,忽然一拳打出去,七八里外出现一个时空裂缝。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
吟诗的声音从裂缝里传出。
楚峰伸手一吸。
一个穿着草编织的雨披,带着草帽,拄着竹竿,穿着草鞋的洒脱中年男人出现在十几米外。
对视了一眼,楚峰轻声道:“苏轼”
中年男人点点头。
楚峰,什么没说,转身进了道观。
苏轼见状,直接走了过来,路过许嘉蓉的时候,眼中惊艳之色一闪而没。
662 独绣同学,你坐下
越三日,秋雨初歇。
一间厢房的靠窗位置,慧海和苏轼对坐,桌面上摆放着六七盘荤素搭配的菜,两瓶酒,一双筷子,一对杯子。
苏轼望着满桌子的荤菜,脸色古怪的道:“大师,你这个出家人当得,真是与众不同啊。”
慧海拿起筷子,从盛放白斩鸡的盘子,夹起一块嫩白喷香的鸡肉,微笑道:“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明朝张献忠攻打渝城,在城外的庙里驻扎,强迫里面的和尚吃肉,当时有个叫破山的和尚说,只要你攻城后不屠城,我就吃肉。结果张献忠答应了他。于是破山和尚一边吃,一边说出了这句话。他是为了数千百姓的生命才破戒的,并非真心想吃肉。
到慧海这里,却曲解成了贪口的歪理。
从未听过这句诗的苏轼,眼中放出一道精光。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好诗,好诗。”
没想到随口一句话,就让北宋大文豪苏轼赞叹,慧海不由起了卖弄的心思。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苏轼闻言看慧海的目光都不一样了,在原来的世界,他的好友佛印,就是个与众不同,文才非凡的和尚,没想到眼前这个慧海大师,更是和尚中的极品。
“诗词小功夫,酒肉大丈夫,不谈诗词,我们喝酒”
慧海担心说多了被打脸,把话题又拉了回来。
苏轼嗯了一声,拿起酒杯,举起。
慧海作出同样的动作。
两人饮过一杯酒,话题就开了,慧海仗着是现代人,一顿海阔天空的乱扯,把苏轼唬的一愣一愣的。
“大师,你精通诗词,在下前些日子,做了一首词,请你品鉴一番,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
苏轼摇头晃脑的把一首诗吟了出来。
慧海当场就傻了,鬼知道宋朝人是怎么评价一首词的,早知道就不装逼了,这下怎么办。
苏轼见慧海迟疑,疑惑道:“大师为何不答?可是苏某的词有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