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郡王喝下茶水,想了想,问道:“夫人能否帮本王处理掉老三,老四?”
宋安然眼中闪过淡淡的厌恶,然后平静地说道:“本夫人不是侩子手。等王爷登上大宝,三皇子和四皇子对王爷已经没有任何威胁。他们死与不死,也没有多少区别。留下他们,反而还能为王爷博一个容人的好名声。”
平郡王点点头,“夫人说的对,是本王急躁到了。之前本王多有怠慢,还请夫人见谅。夫人的诚意,本王看到了。本王会继续同夫人合作。希望我们都能心想事成。”
宋安然点头微笑,“我以茶代酒,敬王爷一杯。”
两人喝过茶,宋安然就提出了告辞。
宋安然同平郡王在后山分开,分别离去。
宋安然关注着朝中的动静,同时等待颜宓的回信。
据说朝廷钦差已经快到东南沿海,很快就会和颜宓对上。朝中不少人都关注着东南的局势,奈何鞭长莫及,现在还是讨论立储的事情最重要。
就如宋安然同平郡王说的那样,平郡王在朝中的呼声最高,文官们支持正统,所谓正统就是嫡庶。
平郡王是嫡子,自然该立他为储君。
讨论了数天,按理元康帝该给个回应。可是元康帝却借口身体不适,对朝臣们的讨论无动于衷。似乎是忘记了立储这件事情。
平郡王见状,一阵后怕。幸亏宋安然及早提醒他,否则真的要乐极生悲。
看元康帝这态度,平郡王觉着自己希望渺茫。
平郡王也不知道自己哪里不得元康帝的喜欢,为什么元康帝不肯立他为储君?难道真的因为他是嫡子的缘故?
当平郡王困惑的时候,有一个人上门,替平郡王解惑。
那个人就是承郡王。
承郡王自受伤后,这还是第一次出门。
承郡王来见平郡王,不是好心帮助平郡王,更不是给平郡王加油打气。
承郡王上门,是为了嘲笑平郡王。
承郡王说得很直白:“你想做皇帝,做梦去吧。你害得我这么惨,只要我还活着一天,我就不会让你做皇帝。你最好趁早死了这条心。”
平郡王愤怒不已,“我们是兄弟,是一个娘胎里面出来的。你不支持我,难道你要去支持老三老四?你就不怕他们做了皇帝后弄死你?”
“哈哈,就算他们弄死我,我也甘愿。总而言之,我不会让你做皇帝。我的好弟弟,你就等着看吧,我曾受过的苦,我会加倍还给你。哈哈……”
承郡王疯狂大笑,潇洒离去。
平郡王却快要气疯了。他没想到承郡王这么恨他,竟然要亲自拉他下来。
平郡王气的将屋里的东西全砸了。承郡王不顾念兄弟情义,那他也不用客气。
平郡王给宋安然传信,让宋安然抓紧动作。只要宋安然能够助他登上皇位,别说三个承诺,就是十个承诺他都答应。
宋安然嗤笑一声。平郡王这个时候大方,真等到兑现承诺的时候,就该肉痛了。
宋安然给平郡王回了消息,叫平郡王稍安勿躁。饭要一口一口的吃,只要耐心等待,肯定会有好结果。
平郡王相信宋安然。虽然他不知道宋安然具体要怎么做。
宋安然从小周氏那里得到了很多关于元康帝的消息。
元康帝身体一天天虚弱下去,短短数日,就已经老了七八岁。
可是元康帝还是强撑着,不肯松口立下储君。
现在看来,元康帝让朝臣们讨论立储,纯粹是为了忽悠朝臣。
可是元康帝只剩下几个月的寿命,这个时候不立下储君,他是想让大周生乱吗?元康帝虽然疯狂,但是还没有疯狂到不顾江山社稷的地步。
宋安然看不透元康帝的想法。同样看不透元康帝想法的还有刘小七。
刘小七在元康帝身边伺候,最清楚元康帝的身体状况。
元康帝现在不能提笔写字,全靠口述,由翰林院的沈大人代为书写。
这位沈大人正是沈玉江。这么多年,沈玉江一直没离开翰林院。这和沈一帆政治失败有着密切的关系。
大家都不希望沈家恢复元气,于是大家都很默契的压着沈玉江。将沈玉江压死在翰林院。
沈玉江在翰林院已经蹉跎了数年,以为自己终生不能出头。却没想到,元康帝突然将他提拔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