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古代幸福生活(一个木头) > 第574部分(第2页)

第574部分(第2页)

亲戚们来看太夫人,太夫人就笑容满面:“我们胖倌最是乖孩子,白天陪着老侯爷,晚上回来跟师傅学画。”要想内画好就得学字画,胖倌的字是苦学几年,现在开始学画,当然朱宣是请来妙手画丹青的师傅,自己太忙实在是没有时间教,但是有时间也来陪着儿子一会儿。胖倌找到新的趣事,又重新安生起来。

二月的天气依然是清冷的,眼看就要三月,京里这才雪融冰消。坐在书案后看书的朱闵看到自己的小厮进来,忙问上一句:“母亲房里又是谁?父亲房里又是谁?”

“王妃房里是顾夫人,王爷书房里是淮王殿下,”小厮很是伶俐地打听一个遍:“世子房里是鄱阳侯郭世子,还有淮王殿下的两位公子,路上遇到王妃房里的银文姐姐,说王妃问三爷,您不要总是在房里看书才是,也去世子爷那里和人说说话。”

放下书的闵小王爷道:“我就出去。”看着小厮先出去,朱闵站起来先往母亲房里去,母亲会的是顾夫人,女眷们最爱说的就是孩子与亲事,时时担心康宁郡主的亲事会落到自己头上的闵将军整天就提心吊胆,而且想主意把康宁往一边儿推。

封地上的陪伴一直跟到京里来,冯五公子是跟着闵将军,冯二公子是跟着毅将军。在厢房的冯五公子看到闵将军出来,刚走过来一步,就被朱闵阻止:“我去母亲房里,你不用跟,世子爷房里有客人,你去哪里等我吧。”

路上化雪泥泞,朱闵一路行来,依然是洁净如常,只有脚下靴子帮上几点泥水。向来爱洁的他时时如此,正在欣赏着雪水“滴哒”,就看到一个一身泥点的人跑过来。

那织金绣锦的宫装上明显就是有堆泥点,看得闵小王爷只是皱眉,这个跑来的人不过一点儿高,正是康宁郡主。

闵小王爷往两边看一看,已经没有办法躲开她,而康宁郡主还喊着:“闵将军,闵将军,”后面是一堆人在喊着:“小郡主不要跑。”朱闵站住脚,尽量让自己别皱眉,看着这个淘气捣蛋包跑到自己面前来,脚下冲起泥水来,奔着自己衣襟就来了。

闪身避开这泥点,看得康宁郡主咧开小嘴儿笑一笑,然后站定问朱闵:“胖倌在哪里?”朱闵这才松一口气,而且高兴,一听到康宁问胖倌,闵小王爷就打心眼里高兴:“胖倌出门呢,晚上才在家。”然后装作不经意地道:“胖倌昨天也问起你呢。”

这就是闵小王爷的伎俩,见到康宁问胖倌,就要说一句:“胖倌也问起你,你来跟胖倌玩吧。”果然康宁今天要问出来:“你说胖倌等着我玩,可是我来了两次都没有见到他。他要跟我玩,为什么不等着我?”

欺骗小孩说假话的朱闵一点儿也不内疚,又是一句假话说出来:“你几时来,我让胖倌等你。不过,”闵小王爷看看泥点满衣襟的康宁郡主,不知道哪里疯玩过来的,额头上汗水还沾着一丝头发。闵小王爷想一想,父亲决定与公主再订亲事有他的心思在内,既然决定下来一般不会再更改。

委婉地对朱宣说过自己现在不想订亲的朱闵只得到父亲一句回答:“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小时候不好,大几岁会好些。”朱宣完全明白这个爱洁事事要满意地儿子对一个疯丫头是什么看法,可是这事不会再更改。

那么朱闵只能没有兄弟情义地把康宁往胖倌那里推,看起来胖倌和康宁是比较合得来,成亲事总要希望自己过得趁心不是。

为成此事,决定当月老牵红线的闵小王爷认真打量眼前的康宁,正在乐颠颠问:“不过什么?”康宁愿意和胖倌是没有什么问题,可是胖倌?闵小王爷发现自己忘记问胖倌,他喜欢和康宁玩不?

“不过胖倌不喜欢往人身上扔东西的人。”为着妹妹端慧,闵小王爷决定先把康宁这一条给纠正一下。身后跟康宁郡主的人只是笑,赶快接话道:“郡主,可是公主说的,小王爷是不喜欢的。”公主的话里指的是闵小王爷,而闵小王爷却听成是胖倌,赶快也点头微笑:“这一条不好。”

康宁依然乐颠颠:“我不扔胖倌,胖倌他扔我。”这两句话就直白地说出来,恶人也不过如此。闵小王爷赶快打包票:“你不扔别人,胖倌就不扔你。”

“好,那我明天再来,你告诉胖倌让他等我。”人见人怕的康宁郡主在宫里也找不到愿意陪她玩的兄弟姐妹,皇子们公主们都躲着这位太后惯坏的小郡主。得到朱闵的回答以后,康宁郡主回家去了。

这里闵小王爷去母亲房里,来到母亲房里,从胖倌的房子侧门过来,听着里面母亲和顾夫人正在说话。

妙姐儿微笑看着对面的顾夫人,世子还没有大婚,顾家就如此体贴。穿着一件蓝色绣瑞草对禽薄锦袄的顾夫人正在含笑说话:“冰晶房里倒有两个丫头,品性也不错,是自小儿就服侍冰晶的,毅将军平时去也多使唤她们。想来您给毅将军一定是安排的有人,如果不嫌弃,真的想送来才是。”

秀眸里只是笑意的妙姐儿觉得这好意也太过了,儿子还没有成亲,岳父家里就要送姨娘,顾大人家里相当地喜欢毅将军,不比世子朱睿在姚家的待遇差,这当然也缘与毅将军自小儿就赶着他去的勤的原因。

可是这样送姨娘,京里肯定是没有这样的规矩,这起源于什么?妙姐儿先要弄明白这起源于什么。当下回话道:“孩子们小呢,房里有几个使唤的人也就罢了,又是王爷看过的。有劳亲家费心,果然是好,只服侍冰晶也是一样。”

顾夫人心领神会,明白是不成,只接一句:“王爷看过的人当然是好才是。”侧门里听话的朱闵这才走开,是要往二哥房里送姨娘,不是说我亲事就成。

这里顾夫人又开了口:“王府里眼看就有喜事,世子是订在四月份大婚,”顾夫人心里有遗憾,这位世子爷订亲事订的太晚,只是错一错,冰晶就订的是毅将军:“姚姑娘是京里人人知道的,只是姚夫人行事随意一些。”

如果是朱宣在这里,肯定不止要说行事随意,有时候简直就是放浪行骇,顾夫人下一步就说到放浪行骇上,亲戚连亲戚,因此只是抿着嘴笑:“陶大人与姚大人险些要闹到皇上面前去,陶大人说自己膝下无子,姚大人要是孝敬,姚夫人的嫡子就应该姓陶;姚大人只是跪在陶大人面前自责,说自己孝敬不够,岳父才有这样心思。”

这事情足够京里谈上几天,而且姚家的姑娘要当准王妃,在让人羡慕的同时又出了这件笑话,亲戚们之间议论纷纷。

妙姐儿一笑,或许又有人要说陶秀珠才是过得好,自己不如她,陶秀珠听说南平王府和公主府上商议,齐文昊成前房里不能有姨娘,陶秀珠回家就跟姚大人闹上一、两年,姚大人的妾生了儿子,当然是不能出妾,只能答应夫人,以后没有。

“秀珠也是贤惠人呢,”妙姐儿帮着陶秀珠说一句。近几年来陶秀珠也时时提起来要为姚大人再纳小妾,虽然那只是取笑,这也算是贤惠不是。妙姐儿要帮着说一句。

院外化雪,雪水泥泞,房里还是火盆里暖氛四溢,顾夫人低声道:“皇上最近见的多,就是晋王、淮王这些皇亲们,昨天我进宫去,看到两位不常进京的郡王也在皇上御书房里会上良久。”

“或许是不常进京,才会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