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游春词的翻译 > 第52章 第52章巡盐(第2页)

第52章 第52章巡盐(第2页)

温琅放下茶盏,洗耳恭听,“先生问吧。”

“愚臣奉命为殿下讲经,殿下以师礼待我,却从不称我一声老师,可是仍然放不下苏循章。”

这个名字,朝堂上许多年无人提及了。

提到苏循章,刘松年觉得惋惜不已。

想他苏家三代入阁,苏循章自小便是神童,在《骨鲠集》一事前,人生不可谓不顺畅。少年得意,声名远播,简在帝心,锦绣文章,苏循章样样皆有。被选为储君之师,也是无限荣宠的事。

只是受恩师设计,将这样一个饱学之士,轻巧地驱出京城,驱出权利中心,再难起复回京。苏循章远在洪州,年年治理水患,与水寇交手,他是个读书人,读了近乎四十年的书,如今磋磨得不知是个什么样子。

苏家凋敝,太子肯为昔年师生情谊记挂苏循章,是太子仁厚,但是宫中眼线诸多,不能不防。

闻言,温琅抬起头,“先生见谅。先生曾为天子讲师,孤需避忌君父。何况做孤的老师,终归不是一桩好事。”

原来太子深谋远虑至此,刘松年听罢讶然,眼底亮了一刻,随之暗淡。

“过去这么多年,殿下仍觉得愧对苏循章?”

“是。”温琅应道。

刘松年叹息一声,面前的少年脸上没有任何显山露水的神情,清冷端正,饱含雪性,像一蓬春日将融的雪。

他忽然觉察,太子的柔弱不是软弱,而是清弱,孤绝且坚韧。心性甚至像是一株老松,只有风过处,震荡出细细龙吟,才能惊觉这分更深处,岿然不动的沉着。

“殿下此去,有意让太子妃同往吗?”

温琅点头。

“殿下做这般谋划,也是为了太子妃遮蔽风雨吧。”

刘松年深有所感,常年幽居东宫,一语不发的太子,而今好似变了一个人。

“不怕先生见笑,孤若长久废不可立,托不起她的喜怒哀乐,甚至只能任人欺凌,她珍爱孤,是天下最好的女子,孤不能辜负这番情意。何况她才是孤头顶的伞。”

风雨来了,哪怕淋湿自己,我也想收好她。

桌上青瓷香炉腾起两股淡淡青烟,茶盏中茶叶彻底展开,沉在碧莹莹的茶汤底部。

许久,刘松年才缓缓开口,“愚臣明白了。”

刘松年等人的联名奏疏第二日便呈上了平承帝的御案,观星台里烟雾弥漫,透着浓重的丹砂气息,平承帝身着道袍,服过金丹之后躺在榻上散丹热,双眼微阖。

一摞摞黄绫捆缚的奏章对垒整齐,今日近前伺候的是汪若愚。

他抬手,汪若愚立时趋步上前,“皇爷有什么吩咐?”

些许困意作祟,平承帝打了个哈欠,慵懒地伸手指了指案头,“朕有些眼乏,去,捡几张要紧的,念给朕听听,解解乏。”

汪若愚忙应声喏,蹑着脚步走到案头,起手第一本便是内阁首辅刘松年,次辅李长恩,兵部给事中王宰等人联名说奏,奏请命太子下江南道巡查盐务。

阁内侍立着两名茶水牌子,四五个照看天子散毒的小道士,满殿却是一声不闻。

汪若愚念罢奏折,暗暗咋舌。

平承帝撩起厚重的眼帘,接过牌子奉上的茶盏,浅啜一口,笑出声来,似乎困意顿减,精神了两分,“让太子去巡个盐务,就把你吓成这样,拿来,朕瞧瞧。”

汪若愚唯诺答应,跪在金砖地坪上,双手奉上奏章。

平承帝接过奏章摊开,扫了扫上头苍劲浑朗的笔迹,复又合上,随手放在榻上,靠着软枕道:“你这奴婢,非但青词写得好,还摆得了一场好戏。”

汪若愚打了个寒噤,重重以头磕地:“陛下圣明,圣心如日月朗照万里,智察秋毫,奴婢怎敢在陛下面前摆戏。”

殿内香气四溢,平承帝用手指一下下点着塌面,双目闭着,手上忽轻忽重的指点,犹如指戳人心的利刃。

半柱香过去,这才掷下奏疏,清了清嗓子道:

“准奏。”

https:。lvsewxbooks24540245409332413137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lvsewx。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lvsewx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