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飞率领一万兵马,紧跟其后。
司马懿带领中军,快速推进。
三股兵马如品字形向阳平关推进。
而诸葛亮这边带领兵在官道上行进,诸葛亮、马超、关平、马岱走在最前头。
大军的最前头,一杆大旗,上书“报仇雪恨”!
诸葛亮打出了为张鲁报仇雪恨的旗号,出兵南郑。
张鲁兄弟死在了刘备的手中,张鲁更是被刘备亲自斩杀。
这件事情乃是汉中百姓心中永远的痛。
张鲁在汉中推行“五斗米道”,教民诚信不欺,设义舍供行人免费食宿。多年来,张鲁顺从朝廷,没有太多的战事,汉中属于乱世之中最难得的一片祥和之地。
汉中百姓一直安居乐业,生活富足。
可刘备来了之后,一切都变了。
刘备在汉中执行了和益州差不多的政策,汉中百姓遭到了不小的剥削。
畏惧于刘备的淫威,汉中百姓是敢怒不敢言。
百姓的怨恨就是最好的武器。
诸葛亮怎么可能会放弃这个巨大的力量呢。
打出旗号,派出士兵到沿途的城镇、村庄进行宣传。
诸葛亮正是看中这一点,才打出“为张鲁报仇雪恨”的旗号,誓要推翻刘备在汉中的统治,还百姓“昔日安宁”。
马超、马岱两人对于诸葛亮的行为,很是不解。
“先生,咱们现在不应该尽快杀到南郑,趁刘备还没应对的时候,攻破南郑城么?咱们现在如此缓慢的进军,末将实在是想不通啊?”马超的脑子还是不够用了。
诸葛亮看向了关平和马岱,说道:“你们也是这个想法?”
马岱重重地点头,说道:“兵贵神速,末将也不明白。”
关平缓缓地说道:“先生是要调动民心?”
“呵呵呵!”诸葛亮轻轻点头,说道:“关将军果然有慧根。没错,就是要调动民心。”
马超和马岱有点懵逼。
现在是打仗啊!和民心有啥关系?
诸葛亮解释道:“失道寡助,得道多助!刘备击杀张鲁,汉中百姓深恨之。我军打出此旗号,百姓必然云起随从。”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马超和马岱瞬间就明白了。
汉中百姓数十万,哪怕是得到其中一部分的支持,那也堪比几万大军。
事实上,诸葛亮的策略很快就奏效了。
在诸葛亮的话音刚落,斥候就急忙过来汇报。前方有无数百姓站在官道旁边,抬着食物、饮水,甚至还有壮丁手持兵器在等候。
他们听闻朝廷出兵征讨刘备,为张鲁报仇雪恨,自发地出来协助。
“先生神算!”马超、关平、马岱等人纷纷称赞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