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军良是一名明牌大学的毕业生,在毕业时经过县委选调到县委组织部工作的。
三年后,他又到乡教育局担任副局长职务。
他听了杨红胜的汇报,总感觉杨海涛这个名字,在他的脑海里一次次浮现。
难道这个杨海涛,就是去年代表县中学参加地区篮球比赛获得冠军的杨海涛吗?
他的沉默引起了杨红胜的焦虑。
难道我汇报的曹书记不认可?
既然是杨海涛的个人想法,书记不同意也无可厚非。
但是我绝对不能再问下去。
正当他心神不定的时候,曹书记突然说话了。
“海涛,你是不是去年带队参加了地区组织的篮球赛?”
“书记,是的,我是参加过地区在教育系统组织的篮球赛。
书记,你是怎么知道的?”
曹军良作为一名教育系统的副局长,不但对党的理论知识掌握全面,特别是对新人新事物关注度比较高。
海涛在当地有一定的名气,就是在南方的一些事迹,曹军良在互联网上也经常看到,总是错误的认为那是同名同姓。
没有想到,真正的英雄不是远在咫尺,而是就在眼前。
“海涛,我去年在教育局工作。”
难怪书记印象这么深刻,那时候我只是打篮球,对领导没有什么印象。
“海涛,近两年你的荣誉可不少呀。
你的相关报道我都看过,你真是咱们乡的优秀青年代表呀!”
杨海涛听了曹书记这么说,“曹书记,你可别这么夸奖我,那已经是过去的事情了。”
杨红胜在那里听两个人聊天这么随意投机,又有共同语言,当时的尴尬也就云消雾散了。
“曹书记,你对杨海涛的情况了解这么详细呀,我看杨海涛有这么多荣誉,以后什么都不用干了。”
杨红胜的一句话,却引来了曹书记的一番“挖苦”
。
“红胜,你可是一村之长又是村支部书记,看来你还是没有注重时事的关注和学习。
海涛这么典型的事例,不但出于你们村,他现在就在你身边,你竟然不知道。
你是官僚呀还是不学习呀!
我看你还是不称职啊。”
曹书记虽然这么说,说完还是笑了笑。
“海涛,你说杨红书记胜属于哪种类型呀?”
曹书记的问话,让杨海涛肯定是无法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