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符兄的想法,在下亦是认同,但在下亦有另外的观点。”
见众人静听,燕丹继续道:“藏器者,才也,贤也。有话曰,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真贤才,隐于市,而行于途,王所困,解之,而后闻达天下,继而威行于四海。丹认为:身有器,先磨其器,此乃待时而动也。身无器,先得其器,此乃有备无患也!”
燕丹话音落下,引得满堂喝彩,就连先生都对其的观点表示了认可。
冰儿微微鼓掌,显然为燕丹这番话表示认同,就连赵政都不禁点头,认可了燕丹的观点。
先生环顾四周,见众人纷纷鼓掌,点了点头,本想将这个话题就这样过了,结果却眼光却看到了陆云,对这个少年,他可是印象深刻,毕竟他做了一个对的事情,却得到了错误的答案。
此刻心中不知何由,他想问上一问,于是开口道:“陆云小友,今日你既然前来听课,不如也说上一说如何?”
听到先生点名,陆云有些不知所措。
犹豫不决间,赵政已经悄悄推了他一把,立刻站了起来。
陆云朝着先生的方向,第一件事是抱拳答谢:“当日,多谢先生出手相救。在下感激不尽,他日若有差遣,云在所不辞!”
先生轻抚长须,笑了一笑,道:“当日之事,我只是恰逢其会。小友不必多礼!今日只论藏器,不讲往事。不知小友可愿说说对这藏器的理解?”
陆云顿时犹豫不决,毕竟他并不觉得自己的观点有啥突出的地方。
眼看骑虎难下,先生也不为难他,笑道:
“既然小友不愿多说,那此事作罢,小友坐下吧。”
“先生客气了,只是在下观点浅薄,不敢妄语而已!”
“不碍事,小友但说无妨!”
陆云再次抱拳,随后道:
“那就献丑了!在下一点拙见,就以一段话来总结吧。”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这句话,廉符已经说过了,因此众人纷纷露出失望的表情,还以为陆云能说出什么观点。
但陆云接下来的这段话,却令人震惊。
“器已现,威四海,知进退,明得失,功成退,器相隐,身后事,留其名。”
这段话,听起来不难理解,但却是许多人未必能做到的。
在最巅峰的时候,选择隐退,这对许多人而言的确很难办到,但能做到这一步的人,往往才是最后的胜利者。
比如:范蠡,孙武。
先生听完这段话,明显愣了一下,随后对陆云深深的看了一眼,只说了一个字:“好!”
而其他人则纷纷露出思索的表情,这个话题很沉重,涉及到君王,所以很难一言而尽。
陆云见先生没有多余的话语,于是点了点头,坐了下来,结果听到的第一句话就是:
“云,我必不让你隐退!”
显然,赵政是听懂了这段话,也许下了自己的承诺。
陆云顿时一脸苦笑,真到了那个时候,就算他是秦始皇也未必能做到无动于衷,毕竟涉及到皇权。
他记得有句话叫:他没有造反的心,但他有造反的能力,而这,就是罪。
所以,陆云笑了一笑,不说话。
而赵政见其只是微笑,显然明白他只是当他在开玩笑,赵政也不解释,因为他会用事实证明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