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别拿穿越不当工作讲什么 > 第19部分(第2页)

第19部分(第2页)

坐在龙椅上的少年瘦瘦小小,看起来只有十六、七岁,但是方无应知道,那年他十九,做皇帝也有三年多了。

“方义士,你来自何处?这名嫌犯又来自何处?你怎知他要来行刺朕?”

“这……”方无应微微一笑,“小人不便说——您是崇祯皇帝吧?”

四下里一听,都闻之色变!崇祯倒挥挥手,一脸不在意:“乡野之人未经教化,言词粗鲁也不碍事。”

一听“未经教化”四字,方无应与李建国他们对视一眼,都笑了。

“壮士何故发笑?”崇祯似有不满。

“没啥。皇上,小民请求带此人离开。”方无应指指被抓住的现代人许延州,“不知可否?”

崇祯一皱眉,下面侍卫明白,喝道:“此为大内禁地,岂能说来就来,说走就走?!”

“哎?怎么是说来就来说走就走?没事儿我们上这儿来干吗?不就是为了抓他为了救皇上么?”

听出方无应的不乐意,崇祯摆手让侍卫退下,他放缓了语气:“壮士为何要急着离开?你救了朕,立了大功,朕该封赏你们才是。”

“封赏就免了,还请陛下让我等离开。”

崇祯有点诧异:“高官不想要?金银也不想要?尔等这般身手,若能领兵,必能解我大明忧患啊!”

方无应一愣,却忍不住笑起来:“解大明忧患?陛下是想让我们几个去杀李自成,还是去杀皇太极?”

崇祯眉毛一挑:“均可。只要壮士能留下来为我大明效力。”

“陛下,不是我不想给你大明朝效力,只是……”

“义士有何难言之隐?尽管说与朕听!”

方无应看看崇祯,他松开许延州的领子,背着手,在龙案前踱了两步,“难言之隐嘛,倒是没有,只不过……那么多前车之鉴摆在眼前,我们不敢哪。”

“前车之鉴?”

“我们害怕,当官没两天就得被逮起来。”

“哪有此事!”

“怎么没有?陛下,您自个儿想想:登基三年多,内阁大臣走马灯似的换人,兵部要员也频频更替,昨儿个还高居庙堂之首,今儿个大牢里等待行刑。细细数来,这些人做官长的半年,短的数月……照这个速度看,十年之间,五十个大臣都不够您换的,前车之鉴就在眼前,我等岂能留下为官?”

被批评了,崇祯倒是满不在意:“你们几个怎能和那些废物相比?朕从未见过你们这般身手的,若能在军中效力,取上将首级如囊中探物……”

“那我们也不干。”方无应很干脆地摇头打断他的话,“当年袁崇焕在宁远城大败努尔哈赤,宁远城成了后金铁骑的绞肉机,圣上你也说了‘还是蛮子中用’,现如今又如何?袁蛮子明儿个就被您操刀剁了。翻脸不认人的本事数您最大。”

少年天子的脸,一阵青,一阵白!

谁都能瞧出来,崇祯的情绪已经濒临爆点,像每一个受了刺激的半大孩子,接下来哭号或者发火,都是马上的事儿。

“当然,我坚决不支持那些说您‘喜怒无常’的人——青春期小孩就跟火山似的触不得,所以怎么能怪您呢?可您也不能前脚出了政令,后脚马上就反悔呀,这不是把国事当儿戏嘛。”

“朕何时反悔政令,何时把国事当儿戏?!”

“还没有?”方无应笑笑,“别让我提醒您啊:您登基不久,杀了魏忠贤,撤了各地的监军太监不让阉人掌管军权,本来这很不错,可后脚您就不放心了,太监还没回京,您又把正阳等九门,永定等七门以及四门提督军权,全都给了他们……这不是出尔反尔,说话不算数,又是什么?”

“……内臣监军,得看人选。”崇祯已知理亏。

“再看人选也是太监。”方无应摇头,“统兵将帅不想饿肚子打仗,就得在这些太监裤裆里钻来钻去——我说哥几个,你们谁乐意干?”

李建国他们全都嗤嗤笑起来。

就算再不明白,侍卫们也看出来者不善,他们提着刀,想往前冲,又碍于皇帝,只往崇祯那边瞧!

明晃晃的大殿之内,气氛陡然紧张起来!

“行了行了,不说了,该走了。”方无应弯腰想拽起许延州。

崇祯终于被激怒了!他一拍龙案:“尔等心中,到底还有没有家国二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