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伟民又不敢再去找戴宝蕴,怕别人说闲话,可在这里瞎着急也不是回事,他头又开始疼得不得了了。
这么坐以待毙下去绝对是不行的。
只是要想做别的,他发现自己好像又做不了,唯一的那条线断了,余伟民觉得自己似乎又断了去路。
——
现在卫生学校已经上了轨迹,招生和教学,都已经一个系统了。
白绣绣看着农场里的老师们,在卫生学校里教学,也算是其乐融融的,能来这边的学生,大部分都是人品过得了关的,哪怕教自己的老师,是被下放了的,他们也还是挺尊敬的,这一点让白绣绣很满意。
张继仁和白绣绣道:“这些还是多亏了你,大家都知道学校里的老师不够,而愿意来教学的,又那么的少,学生多了,老师自然也就需要了,后来你想到了我们,我们这些做老师的很感激,下面那些做学生的,也很感激,能在这些专家的手里学出来,那简直是不得了。”
说实话。
这一批的学生,的确是最幸运的,在这里什么样的专家都有,要是以往让他们看一次病,门诊费都要不少,更别提让他们教学了。
虽然只是学一些基础,但是白绣绣这一回,都觉得受益匪浅,学到了不少的东西。
这些学生都是求知若渴的人,哪会嫌弃这些老师的背景,心底里很清楚,能学到东西,才是最重要的,这态度自然不会很差。
这么一来之后,白绣绣就多了个想法。
临时召开了一个会议。
等到人都到齐之后,白绣绣说了自己的想法,“大家都到了吧,我这一次叫你们来,是有一个想法,咱们现在的老师是够了的,学校的教学系统能够跟上,我就想着,这个学校要只是做这些的话,其实还是益处太少了,我的想法是,在学校里开设一个中医科,这样镇上不舒服的人,就能来咱们这里看病,而不是找不到人。”
镇上有医院,不过医疗人员都是半吊子水平。
而且经常药物不足,收费昂贵,很少有人能够去看得起,大家都觉得不如一些土方法把这个病给熬过去,这钱拿不出来是个问题。
光是医疗人员的态度问题,就很能成为问题了,不只是被镇上人说过一次。
白绣绣早就有了这个想法,把这个医院的情况整改一下,现在看着这么多的专家都在,她顿时就起了这个心思,中药她都有,药物方面不需要担心。
之前不敢这么做,是因为中医是被打击的,可现在有了卫生学校的名头,她们只需要把这个中医科,改成爱心救助科就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