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会根据尚书的安排,分管不同的具体事务,如礼仪的制定与执行、科举考试的组织等。
当尚书不在或无法处理事务时,侍郎可代行其职责。
堂主事:主要负责协助尚书和侍郎处理日常事务,包括文件的起草、整理、传达等工作,起到上传下达的作用。
司务:负责礼部内部的事务管理,如文书的收发、登记,吏员的管理等,保证礼部日常工作的顺利进行。
郎中:正五品。
礼部下属各司的负责人,明清时期礼部下辖典制、祠祭、主客、精膳四清吏司,每个司设郎中一人。
郎中对本司的事务负有直接管理责任,需要制定具体的执行方案和管理措施13。
员外郎:从五品。
协助郎中处理司内事务,在郎中的领导下,具体负责各项工作的实施和执行,如祭祀活动的组织安排、科举考试的考场管理等。
主事:正六品。
是礼部各司的具体办事官员俗称牛马,承担着大量的具体工作任务,如礼仪程序的执行、考试的监考、文书的撰写与处理等。
给礼部划分的职责有很多。
比如制定国家的各种礼仪制度,包括皇帝的登基、大婚、祭祀、朝会等重大活动的礼仪规范,以及官员的朝拜、出使、接待等礼仪程序。
例如,规定不同品级官员在朝会上的站位、行礼的方式等。
负责组织和实施各类礼仪活动,确保活动按照既定的礼仪制度进行,包括活动的筹备、人员的安排、场地的布置等。
祭祀管理:
管理国家的祭祀事务,包括对天地、祖先、社稷等的祭祀活动。
确定祭祀的时间、地点、仪式等,准备祭祀所需的祭品、器具等。
对地方的祭祀活动进行监督和指导,确保地方的祭祀活动符合国家的礼仪制度和宗教政策。
教育管理:
管理国家的教育事务,包括学校的设立、教学内容的制定、教师的选拔和考核等。
例如,制定学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大纲,选拔优秀的学者担任教师。
负责科举考试的组织和管理,包括考试的时间安排、考场的设置、试题的命制、考生的资格审查、考试的监考以及阅卷、录取等工作。
外交事务处理:
接待外国使节的来访,安排外交礼仪和接待活动,维护国家的外交形象和尊严。
例如,确定外国使节的接待规格、安排会见皇帝的仪式等。
管理与周边国家的朝贡关系,处理朝贡事务,包括朝贡的时间、贡品的接收、回赐等。
文化与宗教事务管理:
管理文化事务,如书籍的编纂、出版、发行等,弘扬国家的文化传统。
例如,组织编纂官方的文化典籍、史书等。
管理宗教事务,包括对佛教、道教等宗教的管理和监督,维护宗教的正常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