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此番心情舒畅,耿在心中的气不能冲着济尔哈朗,这会儿都冲着多尔衮去了,皇太极就觉得自在了。他此番用意进退打压,都在一念之间,就看他的十四弟如何领会了。
候在旁边的皇后听到旨意心中却是悚然一惊。
她方才在清宁宫中,听见说郑亲王悄悄带了镶白旗的兵士入宫,那兵士穿甲,必是从松锦之地回来的。
皇后心中便想,必是济尔哈朗暗中请动了多尔衮,多尔衮那边也知道了京中的情形,因此才叫了麾下兵士回来,这兵士肯定也带了多尔衮的亲笔书信。
他们这么些人都进不去的关雎宫,偏偏镶白旗的兵士进去了,可见皇上心中还是看重多尔衮的,只偏偏多尔衮在立太子之事上暧昧不明,瞧着不发一言,但实际上还不是站在了宸妃那一边么。
只是人都死了,再计较这些无用。
但只要皇上肯见人就好,总有一个人是能劝的动皇上的。
皇后这里松了一口气,心中又想转圜与皇太极之间的关系,结果一听这个旨意,这刚放下的心又提了起来。
怎么原来那兵士不是镶白旗的普通兵甲,而是多尔衮假扮的?
将多尔衮降为郡王,皇上这是……要冷着多尔衮了?
皇后觉得自己能踩透几分皇太极的心思,但细想之后又觉得帝王之心深不可测,哪怕是相伴这么多年的帝后,她现在也觉得有些看不清皇太极了。
她这里兀自惊疑不定,皇太极那里却觉得心里舒坦了,眸光松散下来,望着皇后道:“皇后随朕到偏殿歇一歇吧。”
皇太极有些时辰水米未进,见皇后拿来的都是合他口味的膳食,这会儿他的心思转过来,几乎是将一切伤痛深深压在心底,然后便觉得自己不能再这时候倒下,他还有许多的事情要做。
至少这个大清,他是不能这时候撒手不管的。
用了些茶点,饮了点奶茶,皇太极觉得手脚有了些力气,只是喉头腥甜久久难散,怕是要将养些时日了。
听着外头的声响,皇太极心知,再过不了多久,他的海兰珠就要送出去了。
海兰珠虽为宸妃,但皇太极在她活着的时候便是将一切最好的都给她。
两个孩子虽然没有了,但一个追封亲王,一个追封荣慧太子,已是殊荣。
皇太极要将她的祭典盛大办成,这规格几乎等同于皇后的规格,就算是和皇后一个等级,皇太极都觉得是应当的。
从前只觉得宸妃的封号已是万般衬她,如今却想该有个更好的。
皇太极缓了好一会儿,才慢慢道:“兰儿走的时候拉着朕的手说,九阿哥是极好的,但这是庄妃的儿子,她不要,不过是病急了闹一场,希望你们不要介怀。”
皇后为这个事情着急许久,为此都闹病了,庄妃虽在永福宫中禁足,但也是着急上火的病了,就生怕九阿哥真的被记在了宸妃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