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画面里,一群新时代的科学家、工程师、军人、学生们,在自己的舞台上绽放着自己的光彩,歌声唱着:
【而我将梦你所梦的团圆
愿你所愿的永远
走你所走的长路
这样的爱你啊】
“苏哲对文字的敏感性,天才得让人绝望啊。”
《如愿》
“苏哲,一个很厉害的歌手。”
年轻人不好意思,偷偷抹着眼泪,扭头道:
“我也以文字为生,薄有才名,和苏哲的差距却如此大。”
【向英雄致敬!】
“不愧是我偶像,太会煽情了。”
“……”
苏哲没怎么改编《如愿》这首歌,连唱法都在模仿原唱王菲,全部精力都放在表现形式上。
“好帅啊!”
“听说他还给军人们唱歌了,因为是机要部门,才没有宣传。”
【没想到苏哲就算写主旋律,都这么感人,一点不生硬,我都看哭了。】
【苏哲文采太好了,短短几个字就戳中我泪点。】
#这盛世,如你所愿#(爆)
也有激动澎湃的宣言:
在后台,其他演员们看向苏哲的眼神,都不一样了。
热搜里,对歌曲本身的讨论不算多——虽然这绝对算得上一首优秀的歌曲——更多在讨论舞台:
“班长!”
在大V的影响下,#愿不枉这盛世#也登上了热搜,无数观众都觉得无比贴切,歌词极好。
【这盛世,如你所愿。】
【区区五分钟的歌曲,比很多两小时的主旋律电影更完整,更感人。】
那可是坚硬了一辈子的爷爷啊!
这些评价,他没有写在网上,却真实地体会到了音乐圈歌手们的绝望。
而在线下,不知道多少观众哭成了狗。
“他真去航空母舰上唱歌了?”
苏哲也仿佛从视频中走出,用空灵缥缈的声音,继续唱着:
弹幕在短暂的空白后,立即变得密密麻麻:
【呜呜呜,苏哲又刀我。】
《华夏歌会》影响力再大,网络点击量再高,也只能影响到一部分年轻人,可春晚面向的观众里,很多人根本没见到过这么奇妙的舞台。
虽然只有短短七个字,但“盛世”表达了自豪,“如你所愿”展现出周总理的崇高心愿,整体又体现出人民的追思。
写你未写的诗篇
【而我将爱你所爱的人间
愿你所愿的笑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