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风起明裳大结局 > 第四百四十一章 靖南镇(第2页)

第四百四十一章 靖南镇(第2页)

步队除去占了总人数一半左右的炮队和铳兵穿戴锁子甲等轻便的甲胄之外,其余俱是穿戴全套的明甲。

近卫骑兵营则是全套明甲,师中共有明甲八千领。

胡知礼统管的第二师情况更为紧张——两万人虽也是十成披甲率,明甲却只有五千领,主要集中在骑兵和精锐陷阵步队中。

其余普通的军兵都是穿戴布面甲,至于铳兵则是无甲。

现在汉中镇下的军队配比,铳兵和近战兵的比例已经差不多达到了六四比。

铳兵六,近战兵四。

汉中镇的近战兵已经做到全员披甲。

但是河南、湖广、山东三镇兵员的披甲率却仍然不足。

不过好的一点是,海誓铳的产量很高。

如今年产量已经达到了两万两千杆每年

陈望对于军队整编的计划,所有的营镇近战兵的比例和铳兵的比例改换到一比一。

如果是之前的鸟铳,铳兵占到半数,自然是不行。

但是现在海誓铳的技术逐年的精益,威力和射程都有相应的提高,这自然是可以做到的。

如果产出的海誓铳,可以全面列装铳刺,那么甚至可以全员使用海誓铳,直接将十八世纪在欧洲才成熟的线列步兵战术搬到现在。

不过铳刺的问题,在目前还有一定的技术壁垒,想要突破还需要时间和技术的积累。

目前,山东、湖广、河南三镇都在接受改编,汉中镇下所积累的海誓铳,勉强对于三镇原有的军兵进行了改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山东镇一万二千余人,河南镇三万九千余人,湖广镇一万八千余人。

近战兵和铳兵各占了三万五千人。

近战兵的披甲率在八成左右,还有七千领盔甲的缺口。

左、猛、西军三部整编之后的新军,共有七万二千人,武备仍旧没有替换,很多甲胄根本就达不到合格的标准。

也就是左良玉麾下的兵马武备稍微好些,但也只是稍微好一些。

三镇也都需要武备进行换装。

按照汉中镇如今的海誓铳产量,还需要一年半的时间,才能彻底对其完成换装。

盔甲的话,就有些遥遥无期了。

“南国如今我们实力足够,军器局制作的盔甲全都优先供应给六大宣慰司吧。”

陈望考虑了很久之后,最终做出了决定。

事有轻重缓急,四川那边的局势不稳,战事一触即发。

一线部队的装备必须优先保障,至于南国这边。。。。。。

还可以再等一等。

“河南、湖广、南直隶三处的军器局,如今的情况如何了?”

陈望做出了决定,而后继续询问道。

虽然汉中镇军器局几番扩大,但是仅靠一处军器局供应整个势力还是有些勉强。

其余三地的军器局发展也要提上日程了。

“河南军器局已经重新选址,区域内部水流稳定,已经修建了不少的水力设施,海誓铳已经开始投产,如今月产海誓铳已经可达三千杆。”

“后续所有设施修建完毕,按照规划,河南军器局的产量可以达到汉中镇军器局的产量,年产两万杆。”

河南是中原腹地,在河南的内部,有着大量技艺纯熟的工匠,收拢的工匠人数比汉中镇几番扩编之后的工匠数量还要多。

河南矿产资源也颇为丰富,可以直接就地征集矿石,进行制作,可以有效的节省成本。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