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影视都市从四合院开始奇书网 > 第1章 男人帮初遇(第2页)

第1章 男人帮初遇(第2页)

令她意外的是,响应最为热烈的群体,竟是全国各地的残障儿童学校。北京一所聋哑学校的师生用手语演绎了整段誓词,拍摄成视频上传;南京一家自闭症康复中心的孩子们,则用绘画拼成巨幅“耳朵”图案,中间写着歪歪扭扭的一行字:“我们在听。”

这场自下而上的守护浪潮,最终迫使造谣账号集体沉寂。而“心灵灯塔”的品牌公信力非但未受损,反而因透明应对赢得更高赞誉。

春寒料峭之际,四合院迎来了一位特殊访客。

那是个阴雨绵绵的午后,门铃响起时,肖千喜正校对新一期《萤火手册》。开门一看,门外站着一位身穿灰色风衣的女人,约莫五十岁上下,面容憔悴,眼神游移。

“您……是肖老师吗?”女人声音沙哑,“我是……张伟的母亲。”

空气仿佛瞬间凝固。

肖千喜怔住。她认出了这张脸??曾在无数次会议资料中见过的照片,那个写下“原来……我的孩子……还能爱我”的女人。此刻她就站在眼前,真实得近乎虚幻。

“请进。”她连忙侧身。

女人坐在客厅的老藤椅上,双手紧紧攥着包带,指节发白。她带来了一个牛皮纸袋,里面全是张伟生前的物品:一本写满诗句的笔记本、几张泛黄的演出票根、还有他最后一次住院时画的一幅素描??画面是四合院的院子,槐树下站着几个模糊的人影,阳光透过枝叶洒落。

“我一直不敢来。”她低声说,“我觉得我没资格。我不是个好母亲。他小时候发烧说胡话,我嫌他吵;他写诗给我看,我说浪费时间。直到他躺在病床上,我才第一次认真听他读完一首诗。”

雨水顺着屋檐滴落,敲打着青石板。

“后来我听了你们做的纪念专辑,里面有他最后一次录音。他说:‘妈妈,如果你能听见,请原谅我没能活得更久一点。’”她终于崩溃,泪水汹涌而出,“可我想说的是??伟伟,是妈妈该求你原谅啊!”

肖千喜轻轻握住她的手,什么也没说。

那一晚,她们聊了很久。关于张伟如何偷偷报名朗诵比赛,如何为了练气息每天清晨跑步,如何在日记里写下“希望有一天,妈妈能为我骄傲”。这些细节,肖千喜也是第一次知道。

临走前,女人递上一张支票??是她卖掉了老家房子的一部分产权,捐给“创伤青少年艺术疗愈专项基金”。

“我不懂什么大道理。”她说,“我只知道,如果早点有人教我怎么听孩子说话,伟伟也许就不会走。”

三天后,“记忆诵读会”重启特别场,命名为《替我说爱你》。舞台中央放置一座空椅,象征所有缺席的亲人。每一位登台者,都要对着这张椅子说出那些来不及传达的话。

第一个上场的,正是张伟的母亲。她穿着一件崭新的蓝布衫,颤抖着翻开一页稿纸:

“伟伟,妈妈今天穿了你最喜欢的蓝色。你说过,这颜色像晴天。妈妈现在每天都听你录的诗,一遍又一遍。昨天邻居小孩问我,为什么总听见你在哭着笑。我说,因为我儿子终于肯跟我说话了。”

全场寂静,唯有啜泣声此起彼伏。

最后一个节目,是由陈默、田小满和一群孩子共同演绎的《萤火》终章。灯光渐暗,舞台上浮现出无数微小光点,如同夏夜飞舞的萤火虫。

画外音响起,是肖千喜的声音:

“我们无法让逝者归来,也无法抹去所有的伤痕。但我们能做的,是让每一个活着的人知道??你的声音,有人在听;你的光,哪怕再弱,也能照亮另一个人的黑夜。”

幕布缓缓落下,掌声久久不息。

而在观众席最角落,一位戴帽男子悄悄起身离开。他走得缓慢而坚定,手中紧握一枚萤火虫形状的徽章??那是志愿者专属标志。badge编号:Y-317。

他知道,自己的救赎之路才刚刚开始。

夜深了,四合院再次归于宁静。肖千喜独自站在院子里,仰望着星空。北斗依旧清晰,而那颗新星,已然明亮如炬。

她打开手机,翻出七年前那段尘封的独白音频,按下播放键。

熟悉的声音流淌而出,带着岁月的颗粒感,却无比坚定:

>“如果这个社会只奖励成功、只赞美完美,那谁来拥抱破碎的人?我想建一个地方,让眼泪不必藏起来,让卡壳的话语也能走完全程……”

她听着听着,嘴角微微扬起。

然后,她录下新的一段话,设为明日“萤火晨语”推送内容:

“亲爱的朋友,无论你现在正经历怎样的黑暗,请记住:你不需要完美,也不需要坚强。你只需要尝试说一句‘我很难受’。总会有人,在某个角落,为你点亮一盏灯。”

六点整,千万台设备同时响起柔和提示音。

这一日,又有十七个孩子第一次拨通心理热线。

这一日,三位曾参与造谣攻击的青年主动联系项目组,请求成为反诈宣传志愿者。

这一日,王建国走进一所工读学校,面对一群桀骜不驯的少年,平静地说:“我也打过人,也坐过牢。但我现在学会了另一种力量??倾听。”

风还在吹,灯仍亮着。

而她的使命,仍在继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