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那箫老头便又好奇的对王铁问道:“铁帅,小老儿勉强读过一点书,过去是这陶家河乡贤,算的对这些差事比较熟悉,如果要把这山中的人丁田亩产业给弄清楚,这可是要耗费不少的精力和财力的啊!”
“您既然能够靠打粮来养活军队,那又何必去白费这个力气呢?!”
其实这也不止箫老头有这个疑问,就连铁营内部也有很多弟兄对王铁他们准备投入人力物力搞计丁计亩计产的工作不太理解。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毕竟这山中的产出肉眼可见养不活铁营的兵马,除非是将山中的土寇全部赶走抢占他们的资源才有可能养的活。
这样搞虽然有可能成功,但那就完全将山中的土寇推向了铁营的对立面,等官军入山夹剿这些土寇肯定会一边倒的支持官军打铁营,铁营到时候被内外夹击之下在这里坐不住。
所以多数们弟兄们认为还是应该干老本行,没必要去折腾这些有的没的。
铁营大多数弟兄们有这个想法那也很正常,毕竟这行政事务可远比军务要复杂麻烦的多,铁营这帮老粗们看着那一摞摞的文牍档案那就头疼。
就比如那还没有干多少时间的罗田县总寨主管的塔天宝,这家伙就经常给王铁写禀帖抱怨这处理政务太伤脑筋了,远没有上阵打仗来的直接痛快。
但王铁那也没有办法,铁营如今面临的是一个内有心怀不满的土寇外有虎视眈眈的官军,这么一个复杂的且危险的局面,只能是实行军政合一的管理模式。
虽然干这些事吃力不讨好,对铁营没有任何的收益还要往里面贴钱,但铁营这样做肯定是有原因的。
随后王铁便笑着对他们三个说道:“诸位兄弟,本营之所以要费这番精力,那就是为了山里的英雄好汉还有诸位好啊!”
“这事对诸位有好处,那就是对我铁营有好处!”
王铁这话一出,这黑头狮、箫老头、倒拔柳他们三个便都面面相觑,场面一度有一些尴尬,毕竟王大帅说的这话差点让他们笑出声来。
这王铁瞧着他们三人的那个满脸不信的脸色和眼神也能理解,易地而处有人对王铁说这话他也不相信这种鬼话。
于是王铁便继续对他们说道:“我说诸位兄弟啊,你们想想看,你们的日子为什么过的紧巴巴的,还不是这保护费收少了!”
“而你们为什么收的少?!无非就是不知道你们地盘上那些村镇有多少地亩和产业,所以你们不敢多收滥取,害怕收多了逼的这些山民倒向官府对你们不利。”
“但如今我铁营来了,只要你们愿意配合,我铁营便能将这山中的人丁地亩产业给统计清楚,到时候咱们按照统计数据依额征收钱粮,这收上来的钱粮肯定比你们现在收的保护费要多的多!”
“你说我铁营干的这事是不是对你们有好处?!”
黑头狮他们三个一听王铁这番话心想这也确实是这么一个道理。
这山中的土寇在过去那也不是没有动过计丁计亩计产的想法,但这些土寇都是一帮泥腿子玩不明白这些技术活,还有这土寇的地盘因为互相争斗经常有变化,所以这些土寇想搞那也没那个本事和精力去搞。
也就像箫老头这样的宗族性质的村寨,有一定文化底蕴的土寇勉强在小范围内搞成过。
不过这三个家伙那也都是成了精的狐狸,他们很清楚,但凡有人打着为你好的旗号办事,那这事对他的好处远比你得的好处要大。
于是那倒拔柳便直截了当的对王铁问道:“铁帅,这咱都是敞亮人,适才您刚才所说看似都是对我们有利,可我们心里实在难安啊!”
“您老人家可否能将话给我们说明白一点?!”
那王铁听到这话后喝了口茶然后看向这三人点了点头说道:“没错,本营这样干的确是为了自己得利。”
“但我铁营不是看重那点子钱粮,而是想借这个机会锻炼培养一批能够治理地方的文官,为我铁营日后打出大山接收地方官府储备一批精明干练的官吏。”
说到这里,王铁看了这三人一眼,然后语气有些严肃的对他们说道:“本营要想培养一批能臣干吏仅靠一个总寨肯定是不行的。”
“本营将会在各县总寨之下山中各大乡镇遍设分寨,到时候选派的官吏也不仅仅是本营的人,山中若有意与本营合作的英雄好汉,本营也是可以与他共享这权力,将他们培养成能够治理一方的人才,日后跟着我们一块打出大山去争天下!”
喜欢穿越明末:带领农民起义请大家收藏:()穿越明末:带领农民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