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端起茗碗。看了这个儿媳妇一眼,没有说话,只顾着对着窗外的琴丝竹发愣。
作为贾家的太夫人,贾母已经不比年轻的时候了。至少,贾母很清楚,现在的他与其说是贾家的太夫人。还不如说是贾家的吉祥物。指点庆幸的是,他的大儿媳妇躺在屋子里。孙媳妇没进门,儿子又一贯孝顺,不但有银子,还不时有孝敬。如果把眼睛闭上、只顾着自己,贾母十分肯定,自己一定能够过得舒舒服服的。
贾母也十分清楚,自己的儿子心中,也希望自己多顾着自己一点,不要老是偏着小儿子一家。
贾母虽然跟自己的长子不清,但是贾赦终究是他的肚子里爬出来的。贾赦的想法,贾母心知肚明。
贾赦不喜欢贾政,不仅仅是因为自己的偏心,也因为贾政的无能和给他这个哥哥添堵的能力。
贾母以前总以为,自己的长子袭了爵,日后必定是荣华富贵的,自己的次子只能靠自己,所以想尽了办法想贴补小儿子,甚至一次又一次地委屈自己的长子,以致于养大了贾政王夫人的胆子,让他们对贾赦的妻儿,甚至是对贾赦本人动手。
这几年来,贾母一直在后悔。
如果不是贾赦的性命遭遇到了威胁,差一点送了性命的话,贾母肯定不会清醒过来的。
也正是因为知道自己的长子差一点因为自己对贾政一房的偏心,贾母的思想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贾赦也是贾母的儿子,没有一个母亲会存心要儿子的命。
那年药房的事儿闹出来之后,贾母还不敢相信,他可是花了长的时间才反应过来。反应过来之后,贾母差一点就叫人把王夫人给毒死了——如果那个时候赖嬷嬷还在的话。
但是,对王夫人的恨,一直深深地刻在了贾母的心中,即便贾元春成了皇妃也不例外。
连贾母自己都没有发觉,因为王夫人的关系,他在潜意识之中,已经舍弃了贾元春了。这也是当他得知了贾元春要省亲的消息之后,只是高兴了两天就放下的真正原因。也是贾母为什么暗地里支持贾玖,不再理会王夫人一次又一次地哭穷。
如今,贾母对王夫人的话,很多时候也当做是耳边风,基本不理会。
贾母抱着茗碗,坐了一会儿之后,方才道:“二丫头在玉清山上可是遇到了什么事情么?”
贾母这样问,其实根本就没有想过要得到回答。因为他也知道,贾玖的丫头是没有资格出现在道魁等人的面前,更没有资格听道魁对贾玖的授业和指点。道魁授业的时候,身边只会有道童,不会让贾玖的丫头们靠近。
晴雯连忙给贾母捧了新的茶果来,口中道:“回老太太,我们姑娘刚回来的时候,脸色还好,只是跟老爷说过话之后,就一直走神,在门口的时候,还差点被门槛绊住了。姑娘回到自己的屋子,就把自己关了起来。别的婢子不知道,只是听老爷屋里的姐姐们隐隐提起,似乎跟来年的选秀有关。”
“嗯?宣选秀出问题了?”
晴雯为难地看看周围的人,直到贾母生气、让他直说,他才道:“老太太,听说,姑娘在北方的威信很高,宫里的人也对姑娘十分感激。”
这话说得直白,贾母一下子就明白过来了。
贾母反应也快,立刻道:“那些庄子出问题了?这世上多的是这种人。瘦田无人耕。好田有人争。为了那些庄子,二丫头费了不知道多少心血,府里也不知道贴了多少银钱,为的就是给那些灾民们找口饭吃,不致于因为饿肚子走入歧途,祸害了家里的庄子地去。如今,这些庄子见到进项了。那些人怕是坐不住。想得好处了,故意弄出这种话来折腾二丫头吧?真真可恶!若是让我知道了是哪个,我一定要让他知道。我们贾家可不是好欺负的。”
说着,恨恨地拍了一下桌案。
以贾母的资历,当然听得出晴雯话中的潜台词。他也知道,这事儿必定跟上面的两位有关系。可是身为臣下之家。又有什么办法呢?
贾母知道,现在就是把所有的事情都推给贾玖也无济于事。如今。他们必须同舟共济,一家子齐心协力,一起商量出一个办法才是。
但是贾母不放心王夫人,没有人比贾母更清楚王夫人的狠辣。
贾母看得明白。贾赦虽然恨老二,恨的却是贾政王夫人夫妇,对下面的孩子虽然有迁怒。却也不是容不下。可是王夫人这边,不但容不得贾赦。甚至连他的儿女都容不下。这事儿若是让王夫人知道了,他只会生事儿,把自己长子一家给坑了不说,说不定连自己的小儿子一家也保不住。
所以贾母决定先稳住王夫人。
贾母怒喝道:“老大是越来越不像话了,之前把家里祭祀的事儿交给二丫头也就算了,谁让他媳妇躺着,家里就二丫头一个能够支应一下。可是那些话儿是能跟二丫头说的么?吓着了我的孙女儿,我是不依的!来人!把老大叫来,我倒要问问,他跟二丫头说了些什么!”
鸳鸯一听,连忙放下手里的东西,跑了出去。
李家太太听说贾赦要过来,连忙起身告辞,薛姨妈也坐不住了,也跟着告辞。倒是王夫人,他很想留下,可是贾母根本就不想让他在跟前,也把他打发了。
大宅门里面没有蠢货,薛宝钗和薛宝琴更是聪明人。他们也听出了贾母话中的潜台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