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政愣了愣。
多年以来,在贾母跟前,只要他跟贾赦发生了矛盾,贾母都不问情由,每次都是维护他,每次都是让贾赦退让。贾政已经习惯了母亲的维护。他以为贾母会跟过去的很多次那样,先拦下哥哥话,然后话里话外明示暗示贾赦要让着他这个弟弟。
贾母没有给贾赦任何脸色看,却对着自己满脸不高兴的样子,这还是第一次。
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
即便过去这位老太太也曾经给自己脸色看,那却是在保护他,让他不被其他人责问。而今天的情况完全相反。
贾母至始至终都没有维护他的意思。
贾政被贾母的态度给搞糊涂了。
他觉得很不习惯。
贾政迟疑了一下,方才道:“老太太,既然娘娘已经下了旨意,儿子自然只有遵从的份儿。”
贾母看着这个儿子,叹息一声,道:“老二媳妇,你怎么看?”
自古以来,婆媳问题就不是什么小问题。贾母跟王夫人之间也一样。
如果说接下来贾母和王夫人之间的矛盾焦点,那自然就是贾宝玉的婚事了。
在贾母看来,贾宝玉的妻子必须有良好的家世、能够为贾宝玉提供足够的保护伞、还必须要跟贾宝玉有共同的语言。在这方面,无论是自己的外孙女林黛玉,还是娘家侄孙女儿史湘云都是不错的人选。即便史湘云已经被淘汰,即便贾宝玉跟林黛玉还没有见过面,在贾母看来,这都不是问题。
即便林黛玉不行,还是有别的闺秀可以选的。
可是在王夫人看来,贾宝玉的妻子家世不能太好。毕竟,如今他身边就这么一个亲生儿子,若是媳妇的家世太好了,那他岂不是要受媳妇的气了?在这一点上,无理还取闹的史湘云当然不合格,父母双亡还有贾赦贾玖为他撑腰的林黛玉也一样不合格。
而且,王夫人也认为,自己的儿子还小,需要一个会照顾人的妻子。
在这一点上,王夫人更中意薛宝钗。
在王夫人看来,虽然薛宝钗的家世差一点,可是,等薛宝琴嫁到了梅家,薛家又多了一门姻亲。借着女儿和梅家的力,他的儿子一样能够得到福荫。
所以,王夫人镇定地道:“老太太,我们老爷的意思,也是我的意思。”
贾母气煞,这不是说了跟没说一样么?
他转头问贾玖:“二丫头,你怎么看?”
“老太太,这还用孙女儿多说?”听见贾母点名,贾玖立刻站了起来,笑道:“老太太,大姐姐即便是做了娘娘,也是二叔和二婶的女儿,哪里会不为父母考虑的?虽然说父亲不介意让二叔一直借住下去,可是二叔一直没有自己的宅邸,终究在同僚之间说不起话。娘娘的旨意里看似只提到了宝姐姐与众姐妹,又带上了宝玉,可是众姐妹终究是女儿家,宝玉年纪也小,没人照应可不成。想来,二叔二婶也是舍不得宝玉的。所以,孙女儿虽然不知道大姐姐在宫里的情形,可私底下揣摩着,为了二叔和二婶,大姐姐在宫里也不容易呢。”
那座大观园乃是皇家行宫,臣子之家的女眷们住进去,本来就有些不合礼数。可是被贾玖这么一说,却成了孝道,贾元春也成了孝女。
这种话,贾母当然爱听。(未完待续)
正文 184屋子
大观园虽然说是特意为贾元春省亲而修建的皇家行宫,但是他不可能是空落落的一座花园子。当初开始修建的时候,就特意参考过相关官员的意见,在大观园的正前方修建了一片建筑,用来安顿接驾的贾家人和贾元春的仪仗。
那些建筑,只要略略整理,就能够安顿好贾政王夫人夫妇。
只不过,考虑到薛宝钗等女孩子也要搬到园子里去住,所以,现在要围着大观园建造两圈仆役裙房。一来是为了安顿仆役,二来则是为了保证大观园里的女孩子们的安全。
这些事情,显然又一次地落到了薛家和薛宝钗身上。
贾赦跟贾政兄弟俩早在多年前就在私底下不相往来,现在有了分开的机会,这兄弟俩,贾赦也好,贾政也好,都巴不得离对方远远的。
王夫人想当家做主很久了。他也知道,在这座府里面,他已经弄不到钱财,贾赦对他防范甚严,贾玖一肚子的算计,他留在这里,只会自取其辱。所以,王夫人也巴不得早早地离开。至少,;离了这里,薛家就是他一个人的钱袋子了。
王夫人觊觎薛家的财产很久了。
如果是以前,贾母也希望两个儿子能够亲如一家。现在么,在座的每一个人都差不多把“马上分开\搬走”写在脸上了,贾母当然不再强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