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李纨,此时此刻,他的心情就只有两个字可以形容:后悔。
为了名节,也为了他自己的儿子贾兰,他选择了远离贾宝玉。当他知道这部书的存在之后,李纨的心中就只剩下后悔两个字了。
贾宝玉是贾兰的亲叔叔,年纪略长几岁不说,辈分也高。家里既然不给贾宝玉请先生,贾兰显然也不可能拥有属于自己的先生,除非等他再大一点,把他送到书院里面求学。
问题是,李纨是个寡妇,又只有这么一个儿子,他心里能否舍得,那就不得而知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一部带有名师注释的好书,就成了千金难求的珍宝。且不说李纨手里有没有这么多钱财、舍不舍得花这么多钱去买这样的书籍,就是他有钱也舍得花钱,他一个寡妇人家,公爹不出彩、自己也不得婆母的喜爱、没有允许连外面的事情都不知道的寡妇,又何来门路弄到这样书籍?
李纨曾经打过贾玖的主意,却因为种种原因,不得不放弃。如今,这样一个机会,近在眼前,却因为种种原因而不得不放弃,李纨的心中如何能够平静?
可是现在后悔已经迟了。
李纨不可能厚着脸皮去贾宝玉的院子,那样对他名声不好。而且,即便是李纨肯舍下自己的名节,这本书也不可能让他第一个抄。
李纨思前想后,最后还是决定,看看能不能走探春的路子,从探春的手上借到副本的副本。
李纨不敢跟贾玖借。
因为他没有这个脸面。
贾政王夫人犯的错,贾宝玉可以用年纪小、不知情混过去,可是他不行。他的丈夫贾珠曾经是国子监的学生,他的父亲曾经是国子监的先生,他们都是大人,都是读书知礼的大人,不可能对规矩、礼数、国法、家规之类的东西一无所知。贾政王夫人犯下了错,贾珠也好、李守中也罢,都有没有好好劝谏的责任。
贾政王夫人有罪,贾珠李守中一样有罪。
李纨再一次在心中后悔。
当初,他就不应该嫁给贾珠,误了自己不说,也拖累了娘家,更耽搁了自己唯一的骨肉。(未完待续)
第十五章 第一节 春闱
二月二十二,贾政一家子终于搬走了。
他们不但自己搬走了,就连薛家和李氏母女也跟着他们走了,甚至连史湘云,因为要搬到大观园里去住,也跟着他们走了。
一下子,荣国侯府里清静了许多,贾玖甚至觉得这天也蓝了、空气也清新了,生活一片美好。他甚至开始盘算起来,在来年的大选来临之前,是不是在家里举办一次簪花会。
不过,在此之前,他还有一件事情要做,那就是安抚好贾母。
贾母年纪大了,本来就喜欢儿孙绕膝、喜欢家里热热闹闹的,结果,贾政王夫人搬走了,不但带走了赵姨娘母子,还带走了贾宝玉、探春,也带走了李纨母子。连带着,史湘云、薛家、李家,包括薛姨妈、薛蟠、薛蝌、薛宝钗、薛宝琴和李氏母女三人也跟着他们走了。
往日里围着贾母叽叽喳喳、最受贾母疼爱的小辈们都走了。
贾母的失落可想而知。
贾玖跟贾倩贾清邢岫烟惜春几个不熟练,也装不来贾宝玉和史湘云的样子,无法让贾母开心起来,看着闷闷不乐、经常走神的贾母,贾玖跟贾倩贾清几个努力了半晌,不得不宣告失败。
贾清灵机一动,忽然道:“二姑姑,这个月不是春闱的日子么?春闱是个怎样的情形,姑姑可见过?”
贾玖一愣。
贾玖也好,贾倩贾清也好,都不是孤陋寡闻的女孩子,尤其是贾玖跟贾清两个,因为再世为人的关系。对科举考试不好奇那是假的。在其他人过着千金小姐的日子的时候,他们已经偷偷地派人打探科举的事情,并且为贡院外的新闻不知道低呼了多少次。
只可惜,他们终究是姑娘家,不能亲自去外面看热闹。
只是,无论他们打听来多少东西,他们也只在自己的屋里。互相之间。或者也只是听心腹这么说过一两回罢了。在其他人面前,他们可从来都没有表现出对进士科的好奇来。
今天可是破例了。
即便荣国府这边还从来没有人走进士科,可是作为贾家的太夫人。贾母会不知道进士科的意义,那他就不是贾母了。
只听贾母叹息一声,道:“原来又到了这个时候。”说着,又叹息一声。道:“说起来,我们家原来是军功起来的。家里为了这春闱而兴师动众的,也只有那一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