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子开花吗叶叶子黄呀~姨娘吗教子女贤良~
哎嗨咿呀咿得儿喂~姨娘吗教子女贤良~
一学那贤良的王二姐呀~二学那开磨房的李三娘~
哎嗨咿呀咿得儿喂~二学那开磨房的李三娘~
王二姐月光下站街旁呀~李三娘开的是个红磨房~
哎嗨咿呀咿得儿喂~哎嗨咿呀咿得儿喂~
唱着种像是改良过的民歌,张元刻意用了粗糙带有沙哑感的嗓音,当然他把原歌手苏阳的方言咬字也模仿到位了。
这嗓子一开,特别是充满当地特色民歌的唱腔,让对面的几位大爷,一听就知道这是他们当地的歌曲。
只唱了几句,大爷就给张元伸出了大拇指,这小曲,地道~
“大爷,怎么样?唱的行么?”
“哈哈,太行了,你这尕娃,有两下子,这歌听着耳熟,是咱们这里的调调,你继续唱,唱完再说”
张元感觉苏阳的这首歌,就算不用伴奏,那唱起来也是很有味道的。
既然大爷说了,那他就继续唱。
这么些年,他的脸皮也算练出一些了,被这么一群大爷大妈围观,他也没有不好意思,比在台上唱轻松多了。
你是世上的奇女子呀~我就是那地上的拉拉缨~
我要给你那新鲜的花儿~你让我闻到了刺骨的香味儿~
石榴子开花吗叶叶子黄呀~姨娘吗教子女贤良~哎嗨咿呀咿得儿喂~姨娘吗教子女贤良~
一曲唱罢,还真有几个大爷大声给他喝彩叫好,鼓掌就不用想了,没有这个习惯!
“小伙子,行啊,这歌听着带劲!”
“好!”
“唱的好~”
还别说,就这么一首歌的功夫,小摊周围就围了不少人,不管到了什么地方,大家对看热闹的兴趣都是很大的。
“小伙子,再来一个!”
“再来一个~”
好嘛,这周围的人像是把他当做来卖艺的了。
再唱一个是不可能了,他也就会这么一首苏阳的歌了。
对喝彩的老乡表示感谢后,张元就坐了下来,这碗烩菜都快凉了。
“这是你写的歌?”对面的大爷问道。
“不是的大爷,是我朋友写的”
“嗯,不错,你和你朋友都挺好,这歌有咱们当地的味道,刚刚你学咱们这边奏乐的曲子,这个简单。
一会你跟着我,我给你介绍一个人,我这伙计,是个文化人,也是咱们这水会的传承人,他们这些一直在整理和记录咱们这套水会的东西。
不管是这曲子还是水会这一套的东西,他都门清”
“哎哟,那可谢谢你了大爷”
“没啥,你们年轻人喜欢这些,我们也高兴~”
烩菜吃完后,张元给大爷上了一根烟,两人继续闲聊。
大爷是个能聊的,对水会的各种细节都知道,听得张元也是津津有味。
水会快要开始了,大爷要去找伙计看水会,和张元约好了什么时候碰头后,就背着手溜达去了。
“你还没有看表演,就决定要学了?”师姐不解的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