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南国江山TXT免费 > 第342部分(第3页)

第342部分(第3页)

“不错,孩儿也有同样的疑问。”另一个随军出征的王子杨煜养仰着脸道。

面对儿子的疑惑,杨渥兴致勃勃的解释道:“虽说朱友能的行为的确很愚蠢,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皇位却将梁国的局势给搅乱了;但他的行为对于孤来说却是有利;而且他既然投降,孤就要接受;若是孤不接受他的投降,反而将其杀死,那么其他梁国的官员就会心存畏惧,从而举兵抵抗我军。”

杨琰二人若有所思,杨渥却大有深意的接着说道:“你们兄弟将来也要记住,不管什么时候都要团结,不能手足相残,那只会便宜了外人,让外人得了好处。”

“孩儿记住了。”兄弟二人连忙答道。

杨渥点了点头,目光灼灼的看着两个儿子,接着问道:“你们两个都跟着老师读了不少书,那为父现在就要考考你们,像朱友能这样的蠢材,历史上还有哪些?你们都各自想想,想好了再告诉为父。”

经过十多天的跋涉,杨渥亲自统领的大军终于赶到徐州;这一路上,杨渥一面处理着各地传来的消息,一面也没忘记教导自己的两个儿子。

如今杨煜和太子争权虽然还只是一个苗头,但杨渥不希望将这苗头越演越烈,将来甚至发生什么兵变、造反之类的事情。

如今正好有朱友能这个例子在,杨渥也就顺势教导起两个儿子了。

……

而此时,被杨渥父子三人称为“蠢材”的惠王朱友能,也正带着自己的亲信等人向徐州赶来。

相比于高季昌选择的继续观望,好不容易逃回陈州的惠王朱友能却没有丝毫犹豫就选择了投降吴国。

当初起兵之前,他或许还有着争夺皇位的想法,所以有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带着几千陈州军队就向开封进击。

按照他的打算,一旦他打下开封这个“龙兴”之地,那他就有了与朱友贞争夺皇位的资本,到时候因为开封的失守,洛阳与东边各州的联系被切断,各地驻军尤其是黄河沿线的梁军主力在慌乱之下很可能会向他投降。

接下来他就能大肆扩充实力,进而图谋洛阳。

然而计划是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

一开始的时候,他的军队的确遭到“热烈欢迎”,大军离开陈州还没超过两百里,军队规模就扩充到了数万人,而一路上梁军望风而逃的情形更是让朱友能信心满满。

但等到大军抵达开封后,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才让他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起兵造反并不是什么闹着玩的事情。

仅仅三天时间,之前还号称十万的叛军就被打得丢盔弃甲,溃不成军;若不是吴军的突然北伐,只怕朱友能未必能活着逃回陈州。

等回到陈州后,他自然明白接下来除了投降吴国外,他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所以当吴王杨渥派使者来,让其前往徐州觐见时,朱友能没有犹豫就答应下来。

不仅如此,随同朱友能前来的还有另一个“大人物”,正是失踪多日的前亳州刺史温韬。

原来温韬在遭到吴军突袭,全军覆没以后,他便带着几个侍卫逃入山中干起了自己的老本行山贼。

然而现在的局势毕竟不是当年,当年温韬在关中地区当山贼时,关中正好大乱,给了山贼生存的空间。

但现在吴军占领亳州后,除了进一步出兵攻打宋州外,还派兵清剿附近山贼土匪等;再加上亳州附近原本就没有什么大山,所以很快温韬就干不下去,只好另谋出路。

而他选择的出路就是投靠刚刚返回陈州的朱友能。

面对这个大名鼎鼎的盗墓贼温韬,朱友能一开始是拒绝的,但随后温韬许诺说,只要他能帮助斡旋,让其能在吴国立足,他就会送他一大笔宝物,这下朱友能顿时动心了,不仅接受了其投靠,更是拍着胸脯保证会将其引荐给吴王。

“你放心,本王再怎么说也是太祖的亲侄儿,被太祖皇帝加封为惠王;虽说如今吴国势大,但要统治中原的广阔地区,争取各地军民的人心,吴王定然不会亏待本王。到时候本王在吴王面前为你说些好话,你再拿出些宝物结交吴国朝中的那些权贵,你这一身富贵还是没有问题的。”朱友能满怀信心的对温韬许诺。

他却不知,他在杨渥心中的重要性可没有他想的那么高;至于温韬,更是早就被杨渥列入了必杀的名单之中。

盗掘唐朝皇陵,这种事情且不说从后世保护文物的角度,也不说现在的社会风气习惯,更不说吴国现在还打着复兴唐朝的旗号,光是杨渥本人的立场也决定了他不能饶过温韬。

杨渥是什么人?他现在虽然只是吴王,但将来却是必然要称帝的人。

正所谓物伤其类,杨渥这个帝王,当然会很自觉的保护他们“帝王阶级”的利益,若是温韬盗了唐朝皇陵他都不出手惩治,将来他自己的皇陵还要不要了?他父亲杨行密的陵墓还要不要了?

所以不管如何,温韬此人都必需要杀,不然不足以警示后人。

……

“大王,刚刚得到的消息,刘信将军已经率军攻陷了辉州,辉州守将董璋率军突围,退守曹州。”徐州这边,打发了两个儿子下去后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