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永乐大帝 唐国强 > 第21章 沐府迁徙(第1页)

第21章 沐府迁徙(第1页)

“现在,谁还想抗旨?”徐振彪的声音里没有一丝温度。

校场里鸦雀无声,只有风吹动旗帜的“哗啦”声。刚才还群情激愤的卫所士兵,此刻全都低下了头,有人甚至开始悄悄往后退——他们彻底怕了,怕那能瞬间取人性命的火器,更怕这毫不留情的雷霆手段。

黔国公府里,沐晟正坐在窗前,听着远处传来的那一声枪响,还有隐约的惨叫声,脸色白得像纸。

“公爷,”管家颤巍巍地跑进来,声音都在发抖,“咱们在卫所里的几个总兵……都被锦衣卫抓了,刚才在校场上……斩了。”

沐晟闭上眼睛,长长的叹了口气。他这才彻底明白,朱棣父子根本没给他留任何余地——从调他入京,到派徐振彪来整顿卫所,再到提前控制他的亲信,每一步都算得死死的。他以为自己在云南经营多年,根基稳固,可在帝国的绝对力量面前,这点根基就像纸糊的一样,一戳就破。

“公爷,还有一事……”幕僚凑上前来,声音压得极低,“朝廷派人来说,同意保留咱们沐家在云南的田庄和盐业股份,但有个条件——必须交出所有私兵,包括府里的护卫。”

沐晟猛地睁开眼,眼中满是震惊。私兵是沐家最后的保障,交出私兵,就意味着沐家在云南再也没有任何力量,彻底成了任朝廷摆布的羔羊。

这最后一击,彻底打碎了他心中仅存的侥幸。

“咚咚咚——”敲门声响起,徐振彪的声音在外头传来:“沐公爷,末将前来拜访。”

沐晟整理了一下官服,强压下心中的苦涩,开口道:“进来吧。”

徐振彪走进来,依旧是那副不卑不亢的模样,行了个军礼:“沐公爷,卫所移防的事已经安排妥当了,三日后首批官兵就会启程。陛下特意交代,让末将问问公爷,可有什么旧部需要特别关照的?比如家眷安置,或者孩子入学的事,末将都能帮忙安排。”

这话听着客气,实则是在逼沐晟表态——只要他开口关照旧部,就等于承认了朝廷对卫所的处置,彻底放弃抵抗。

沐晟沉默了良久,看着窗外那棵沐英亲手种下的老槐树,终于缓缓开口:“不必了。让他们……遵旨行事就好。请转告陛下,沐晟……领旨谢恩,三日后便启程入京。”

徐振彪眼中闪过一丝了然,躬身道:“公爷深明大义,末将定会如实禀报陛下。”

三日后,昆明城外的官道上挤满了人。

首批移防的卫所官兵背着行囊,牵着妻儿,在新军的护送下踏上了北去的路。朝廷这次做得格外周全,沿途每隔十里就设了一个接待站,不仅供应粮草,还为生病的家眷准备了药材。

几个不愿离开的老兵站在路边,手里攥着朝廷发的五两路费——那是成色十足的永乐银元,沉甸甸的,比他们以前领到的碎银子强多了。

“没想到朝廷真给这么多银子。”一个老兵掂量着银元,低声道,“这钱够我回江西老家买两亩地了。”

“还有这个。”另一个老兵掏出一张黄色的纸片,上面盖着户部的大印,“退伍凭照,说凭着这个,回老家种地能免三年赋税。”

“朝廷这次……好像是来真的。”

原本满肚子抵触的士兵和家眷,看着朝廷细致的安排,心中的怨气渐渐消散了不少。他们发现,朝廷并没有像传言中那样“迫害”他们,反而给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与此同时,新上任的流官们已经开始接手云南的政务。这些流官大多是从燕京大学堂毕业的年轻人,带着新式的账本和治理章程,和土司头人谈判时,既懂律法又知风土,把那些原本想耍滑头的土司说得哑口无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